资料站主页 在线答疑 答疑旧版
  【系统公告:
1、为了他人的阅读方便,请选择问题相应的栏目并拟好问题的标题。
2、提问时选择保密留言而没有设置密码的问题将被直接删除,不予回复。
3、为了确保回复的质量,我们可能会迟延几天回复您。

分类查看:[全部问题 认识教会 教规教义 圣经问题 伦理问题 婚姻家庭 其他问题]

标题关键字

NO.1056:[教规教义]祭台能作舞台吗「12/9/2011 1:56:32 PM」 [ QQ:995467927 ] (提问)
Male
eisi
 
请问∶在圣殿祭台上而切供有圣体把它用来圣诞庆典的舞台、背向圣体面对教友、载歌载舞与独唱流行歌曲、这种欢庆模式对吗?很多老教友反感提问、回答是创新改革。当总觉有损礼仪尊严请问一正确答复。谢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如果教区有特别的大厅来演节目是最好的,但若是没有,也只能借用教堂了。
从实质上来说,教堂是基督徒集会的地方,也是献祭祈祷和庆祝礼仪的地方,但若是我们把基督徒的欢娱节日也算为一种庆祝的话,在教堂里不仅是许可的,而且这种庆祝本身还带有了神圣感和庆典感,也就是说,欢娱本身不能仅仅视为是一种娱乐,它更应该是弥撒庆典后的一个延续,一个生命和生活活生生的延续。所以我们认为,圣诞庆典在教堂里举行,不仅是许可的,更是推荐的,所有基督徒都应该融入到庆典中才是,喜乐也是基督所要求的。
至于方式上,本堂神父应该妥善安排一下,比如可以先把圣体请到一个其它地方,或者用帐子把前面的祭台遮上等等。同时在节目安排上,也要尽量控制非宗教色彩的节目在教堂上演。
我们中华民族素以稳重、含蕴著称,很难接受在礼仪中载歌载舞的场面,但弥撒礼仪作为一个庆典,从本质上讲也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与主相遇的喜乐注定是要通过我们的行为或语言表达出来的,但语言不足了怎么办呢?《礼记.乐记》上说:“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 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简单的说,语言表达不足了,就是手舞足蹈。
NO.1055:[教规教义]圣母污染原罪「12/9/2011 10:10:07 AM」 [ ] (提问)
Male
月如钩
 
圣经似乎没有明言圣母无染原罪,而证明圣母无染原罪的最有力证据则是于一八五八年三月二十五日,真福贞母最末次显现,自称为「我是始孕无染原罪者」。圣母以这几个字肯定教宗于四年前所钦定的无染原罪信端。
但是,这个奇迹并未得到新教和东正教认可,当然,只为了圣母的这句话,对我等已经足够,在唯独圣经的新教徒诘难我等时,我等该如何是好呢?就算是奥斯定也并不认为圣母未染原罪,这被托马斯等伟大圣师接受。而对于渺小的我们,如何和教外人解释这段道理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圣母无染原罪最大的一个支持点就是:做为拯救世人的耶稣的母亲,她不能有一刻属于魔鬼的权下。圣经固然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说明这个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从圣经中读出来的讯息。正如圣经中出来没有出现过“三位一体”的概念,但是我们综合圣经,经过神学反省,认为三位一体的道理隐含在圣经中。同样,圣母无染原罪的道理在圣经中也有很多地方的暗示,比如原始福音中踩碎蛇头的女人和默示录中与大龙交战的女人。总之,天主教会承认一种“信仰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圣神在信徒身上的工作,自然不能与成之于书的圣经相矛盾。
东正教对于圣母无染原罪既不否认也不承认,他们认为这端道理无需提高到信理层面,只需有民间敬礼就足够了。至于新教,他们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凡是天主教对圣母所说的道理,他们无一不反对的。其实,马丁路德的著作里是从来没有像现在的新教那样贬低圣母的。
NO.1054:[教规教义]原罪与本罪「12/8/2011 6:06:29 PM」 [ ] (提问)
Male
934829828
 
你好,什么叫原罪?什么叫本罪?哪几个人没有原罪?哪几个人没有本罪?工作人员辛苦了!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有关原罪请参阅这里:/detail.asp?id=4484
圣母被天主的恩宠保护,在她受孕之始便被天主豁免了她的原罪,使她免于罪恶的沾染。耶稣也没有原罪,因为天主之子不能有一刻属于魔鬼权下。
所有的人都有“能力”犯罪,这是人的基本自由,但不是所有的都“会”犯罪,比如圣母、耶稣。
NO.1053:[教规教义]怎么看待麦格拉思的《基督教概论》「12/8/2011 2:36:16 PM」 [ ] (提问)
Male
mchen
 
神父!您好!请问您怎么看待麦格拉思写的《基督教概论》,书中很多部分其实是对基督新教的“澄清”,主要是认为基督新教是因为恢复原先原始基督教的模型才进行改革并分离的。并说天主教如果当时不打压迫害这些改革者而是进行部分改进就不会在成现在基督教分裂的情况。作者认为天主教是罗马皇帝信教后政教合一的产物(大概是这样,我看了一部分不想看了)。等等。
不知神父您接触过这本书没有,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谢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我们没有读过那部著作,不过,从后世的视角去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当时的马丁路德改革不是完全的错,而天主教会的处理方式也不是完全的对。应该说,马丁路德改革的初衷是对的,意向是好的,但后期被贵族政治所利用,以至于演变成革命冲突。而当时的天主教会,由于还没有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处理手段上还是依循教会权威的压制,酿成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但天主教会承认在这点上是负有责任的,所以我们也不可单纯的把当时的分裂之罪都归咎于马丁路德。
至于“天主教是罗马皇帝信教后政教合一的产物”这个说法只能说作者的教会论和历史观是有问题的,因为作者仅仅将教会视为了一个“历史产物”。
NO.1052:[教规教义]被开除教籍是否就不能得救了?「12/7/2011 7:32:55 PM」 [ ] (提问)
Male
喜欢狗狗
 
你好,我只是想问下1,被开除教籍是否就不能得救了?2,是否就不能信仰天主了?
我在劝导一些人回归天主的时候,遇到了这些疑问,望解答,谢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1、被开除教籍的正确说法叫:绝罚或者排除在教会共融之外,教籍是无法被抹除的,更不可能开除,被绝罚的人也有得救的机会和可能,端看临终一刻是否悔改。
2、被绝罚的人:(1)不能在弥撒圣祭或其他礼仪中担任任何职务。(2)不能举行任何圣事或圣仪、或领受圣事。(3)不能担任任何教会的任务或职务或行使治理权。但是,受到绝罚的人,依然可以信仰天主,可以祈祷,可以参加教会礼仪等等。绝罚是指一种医治罚(medicinal penalty),即借此使罪人悔改而有责任感。如果不能再信仰天主了,何谈罪人的悔改呢?
NO.1051:[教规教义]公教会如何看待君士坦丁堡的定位?「12/7/2011 10:53:11 AM」 [ QQ:1569487877 邮箱:1569487877@qq.com ] (提问)
Male
内览
 
天主教会以大而公之普世教会为号。请问,如何看待正教会在普世教会中的地位。罗马教皇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之间的关系应该被定位为平行还是?另外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明确宣布“君士坦丁堡主教应该与罗马主教享有同等的地位与荣誉。因为君士坦丁堡是新罗马”。这就又引发出一个问题:对教会事务的最后决策,到底是罗马教皇最后定夺,还是召开大公教会最后定夺(这也是康斯坦茨宗教大会的议题之一)。谢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您提及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正说到了问题的点子上,目前之所以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没有完全合一,也就卡在了这个点上。
尽管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没有达成最后的一致意见,但有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就是双方都同意并愿意回归到初期教会的状态,从前几届大公会议和教父们的思想中去挖掘灵感。但是否会回到未分裂之前的状态?我们现在谁也不知道,因为毕竟分裂之前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尽管表面上没有分裂,但分裂的种子早已经在东西罗马帝国分裂的时候埋下了。
《大公主义法令》里论述完了东正教后,第18号是一个结论,非常值得我们仔细阅读:考虑了所有这些因素,此次神圣会议重新声明以往的大公会议和以前教宗们所宣布的,为了恢复或保持教会的共融和统一,必须『不再加给非必要的重担』(宗:十五,28) 。大公会议热诚地愿望,在教会生活的各机构和各种活动中,必须尽力促成逐渐合一,尤其是用祈祷和兄弟般的交谈,讨论教义和现时代更迫切的牧灵问题。同样地,本大公会议敦劝公教会的牧人和信友们,应与远离家乡不再在东方生活的弟兄们建立关系,使能在爱德精神中,摒除一切竞争敌对的观念,和他们增进友善的合作。如果这项工作全心全力推行,本大公会议希望隔离东西方教会的墙壁得以拆除,终将唯一的住所坚固地建筑于耶稣基督角石上,祂将使二者合而为一 (二七) 。 
结论里“不再加给非必要的重担”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奥卡姆剃刀的另外一种应用:让合一变得简单,让教义的纷争也回归原处状态。
NO.1050:[教规教义]神父问题咨询「12/7/2011 10:17:29 AM」 [ ] (提问)
Male
tzby
 
您好,请问:
1、怎样才能当一名神父(教宗所承认的)?需要通过哪些学习或程序?
2、结了婚(有小孩)的人能否当神父?
3、神父(或主教)靠什么维持生活?
4、只有学好拉丁文才能当好神父吗?
非常感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1、一个人若是想做神父,首先他应该有来自天主的特殊召叫,我们通常叫做圣召。然后他就可以找本堂神父或教区主教来安排要去的修院或修会,修院会从各方面来衡量这个人是否有资格加入修院,比如这个人的品德、学识、健康等等条件。一旦被修院接纳后,就会学习修院安排的课程,一般都是几年哲学,然后是神学、牧灵,大概7年就可以圣神父了。
2、结了婚的人,只要配偶一方还在,是不能在拉丁礼天主教会中做神父的,因为拉丁礼天主教会要求神父独身。但是结了婚的人若愿意做福传可以选择做世俗六品。
3、就如工人自当有工资一样,神父主教也靠教友们的捐献而生活,因为他们服务于教友。
4、现在拉丁文在修院里不是必修课,但若是想钻研一些学问,不懂拉丁文还是不行的。
NO.1049:[教规教义]关于恩宠圣时「12/7/2011 8:37:48 AM」 [ ] (提问)
Male
葛法翁的税吏
 
请问什么是圣母无玷瞻礼“恩宠圣时”?“恩宠圣时”的来源及其礼仪。

谢谢!主佑!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有关恩宠圣时的介绍及其来源请您参阅这里:http://www.chinacath.org/article/other/jiaoyou/ora/2011-12-09/14281.html
但是,我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将这类祈祷魔术化,能够获得天主的恩宠不是靠着在什么时候祈祷,也不是靠着诵念什么经文,而是凭借信德。就如耶稣在圣经上所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谁对这座山说:起来,投到海里去!他心里若不怀疑,反相信他说的必成就,就必给他成就。因此,我告诉你们:你们祈祷,不论求什么,只要你们相信必得,必给你们成就”(谷11:23-24)。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没有信德,只想着在某一刻祈祷便能获得所求的,这实在是对祈祷的最大错误理解。
我们不太赞同这种僵死的“时辰”,是因为祈祷的效果不能取决于某个时辰,而是个人的信德和悔罪的精神。如果我们僵死“守时”的话,那全世界都应该以意大利时间为准还是以各自国家的时间为准呢?要知道,中国北京时间和意大利时间足足差了7个小时,难道教友们在北京时间12月8号正午12点到下午1点祈祷就没有效果了吗?显然是有效果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祈祷的时辰是相对的,就如我们庆祝圣诞节的子夜弥撒,全球都是按照自己所在地的时间来庆祝耶稣圣诞子时弥撒的,而不是全球一致随着耶路撒冷所在的时区来庆祝。当耶路撒冷24日子夜的时候,在我们中国已经是25日的早晨6点了。如果我们中国的教友真的要跟耶路撒冷时间同步庆祝,那我们在早晨6点举行圣诞子夜弥撒还有意义吗?
恩宠圣时也是这样,被神圣化的不应该是某个时段,而应该是在某个时段所举行的悔罪祈祷。
节日或某个特殊时间段,是在一连串的普通时间中被人为的截断,加入了特殊的文化或宗教含义,才使这个时间有了特殊的意义。比如春节,在一年365天的普通时间持续上,我们把这个持续性截断,赋予这段时间一个特别的意义,这段时间跟我们平常的普通时间不一样了,但时间从流动性上(宇宙学)而言总是一样的,一样的过,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不一样了,是因为我们在这段时间中注定了特定的含义(人类学),这段时间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段特别的时间,这就是节日。我们人,不能天天是普通日子,也不能天天过节日,天天过节日,就没有节日可言了,因为节日这段时间就是被截取出来与其它普通时间有所不同的。
NO.1048:[教规教义]离婚的问题「12/6/2011 2:52:42 PM」 [ QQ:306894914 邮箱:306894914@qq.com ] (提问)
Male
问问
 
我想问,是不是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没有离婚,是不是他们处理婚姻都合理,为什么有钱就可以赦免他们的罪,可以领圣体,穷的就没有人看,有个人他的婚姻是这样的,他是很久都没有去教会,在社会上认识一个女孩没有做婚配,不过领了结婚证,3年了上报了教会,就是得不到回复,这个神父说可以,这个说不可以,我都不知道教会的法典是不是统一的,问下可以不可以领圣体。。。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天主教法典》是统一的,只有一本。只是学习法典的人对法典的理解会有出入。教会不批准离婚,因为天主结合的,人不可拆散。一个人与教外人结婚,在没有得到豁免信仰不同婚姻限制的情况下,虽然只是领了结婚证,婚姻是无效的。如果二人还生活在一起,教会可以给予豁免,然后让二人在神父前重行合意,其婚姻就妥当了。
NO.1047:[教规教义]宗教的本质「12/5/2011 10:44:02 PM」 [ QQ:415174575 ] (提问)
Male
sorosVSbft
 
请问一下神父,我最近看到一句话,“宗教的教义和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倡导尊重人类,而且在创立之初,对不同的群体皆一视同仁。这些信仰影响人类的意识,指引人类迈向更高等的宇宙意识。 宗教的分歧,是因为人们根据现实环境与利益、或以自己的意识等级来诠释所造成的结果。”。想请教一下我们教会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特别是最后一句话,我们基督教的分裂确实是因为人造成的,但基督教和其他的宗教呢,比如佛教,分歧也是因为人的利益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么?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第一点,天主教不认为“宗教的教义和本质都是一样的”,这是宗教无差别论的论调。根据拉辛格在《信仰,真理与宽容:基督宗教与世界其他宗教》一书中所阐述的,儒释道属于将人神化的宗教,而基督宗教则是从神而来的“先知的”一神宗教,也就是神启性宗教,因此,基督宗教属于“第一手”宗教,而佛教道教则属于“第二手”宗教。在佛教教义中,人希望成佛,“我是佛(我是你模式)”,而在基督宗教中,人不是神,而“从属于神(我从属于你模式)”。所以,从本质上而言,基督宗教不是一套对世界的认识观,而是神发显自己,启示自己给人,希望人进入与祂的共融中。
第二点,宗教功能不能等同于宗教本质。一个宗教有很多功能,但这些功能不是宗教的本质。比如一个凳子,它有很多功能,可以让人做也可以放东西。但我们不能说能让人做就是椅子的本质,因为能让人坐的还有其它很多种东西,汽车、飞机都能让人坐。如果将宗教降低到只是倡导尊重人类的话,哪天天主教在线网站也倡导倡导,是不是因此我们的网站就此会成为一个宗教呢?这显然是很荒谬的。再说,联合国或绿色和平组织等,在倡导人类和平上,从现实角度而言,其功能要远远大于宗教所扮演的角色。但这些组织却不因此成为宗教。
第三点,宗教中的分裂当然是人的分裂。教义的分裂也是因为人的不同认识而引发的,在这一点上,天主教会认同此种说法,因此,天主教会经常说,教会是神圣的,但组成教会的人是罪人,所以教会需要不断地净化。
NO.1046:[教规教义]什么叫热心「12/3/2011 11:05:29 PM」 [ 邮箱:350915245@qq.com ] (提问)
Female
一粒种子
 
什么叫热心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热心的正规说法是:虔诚。虔诚这个词很好理解,在汉语里就是恭敬而有诚意的意思。
但是,在基督信仰的理解下,虔诚到底有什么特殊含义?或者说,什么是真正的热心?
英文中所使用的devotion中文翻译为:虔诚,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pietas,愿意是:一个人完成他对神的职责和对其同胞的各方面行为的品行。
基督宗教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也保留了这个词的原意,就是说,虔诚要同时顾及到两个面,一个是跟神的关系,一个是跟人的关系。用我们天主教常用的一句浓缩用语就是:上爱天主,下爱人。
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给出一些有益的圣经和神学反思。
(1)虔诚首先是“行为”,更好说是一种生命风格。
(2)虔诚应该是一个整合的美德,爱天主,也爱人,在人身上寻找天主的临在;是内在的,也应发显于外,诚于中而形于外。所以,虔诚不能仅仅定义为一种宗教情感,没有了爱德行为,虔诚就是假的,虔诚总是指向具体的爱德行为,一如耶稣在福音中所做的。
(3)虔诚的泉源是天主,虔诚的方向是由下而上。虔诚不能离开虔诚的泉源天主,犹如葡萄枝不能离开葡萄树而存活一样。因此,基督徒的虔诚注定是要借着爱人而爱天主,逐渐融入到神圣中。
(4)要活出真正的虔诚,需要人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虔诚行为。虔诚行为,比如爱人、念玫瑰经、朝拜圣体、拜苦路等等,这都不是虔诚本身,而是达到虔诚的方法,但人需要借着默想、深化而成为自己内在的一种精神和情感,而不能仅仅履行了形式。
希望这些反省能有助于您达到真热心。
NO.1045:[教规教义]因信称义还是因信成义?「12/3/2011 12:43:04 PM」 [ QQ:417299281 邮箱:417299281@qq.com ] (提问)
Male
mojiahui
 
到底如何成为义人?
关于地狱的说法,我听到一个,说虽然永火不灭,但是恶人的灵魂是会燃尽的,天主会让恶人在地狱里烧到一定时间,就自动灰飞烟灭~
 引证:玛窦福音 3:12 他的簸箕已在他手中,他要扬净自己的禾场,将他的麦粒收入仓内,至于糠秕,却要用不灭的火焚烧.合和版是说烧尽~

[天主教在线] 回复:
justification可以翻译为“成义”,也可以翻译为“称义”,成义是天主的行动(而不是人的善工善行),借此行动,人得以“成”为正“义”(made just),或被“称”作正“义”(accounted just),意思是:没有罪咎,或罪罚。
如何成义呢?《天主教新要理》2017-202条总结的最为精辟:
圣神的恩宠赋予我们天主的正义。祂使我们借着信德和圣洗,与基督的苦难和复活相结合,而使我们分享祂的生命。
成义犹如皈依,包含两方面:人借着恩宠的推动,转向天主,远离罪恶,如此接受罪赦和由上而来的义德。
成义包括罪赦、圣化和人内在的更新。
成义是借着基督的苦难为我们赚得的。成义是透过圣洗而赐予我们,令我们符合天主的正义,是祂使我们成为义人。成义的目的是为光荣天主及基督,并为承受永生的恩赐。这是天主慈爱最卓越的工程。 

您所引证的经文和解释可能是基要派的说法吧,这个说法很荒谬,因为若是灵魂能经过地狱惩罚的火而灰飞烟灭,那么,当地狱里的灵魂都被“灰飞”“烟灭”了后,地狱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同时,圣经上告诉我们恶人永远受惩罚的概念也就被推翻了。
那么,如何理解玛窦福音3:12呢,我们认为,这里不是在证明什么灵魂是否能灰飞烟灭,而是在说那将要来临的默西亚的“分拣”工作。思高圣经学会出版的福音注释里这样说:为更进一步证明默西亚的伟大,若翰把默西亚描写成一位“最高的审判者”。用了农人在场上扬净麦子的比喻论默西亚说:“他的簸箕„„”是说默西亚以不能上诉及不可挽回的判决,分开善恶两等人,就像农人用簸箕簸去糠秕,留下麦粒一样。默西亚要把善人聚集在天上的仓廪内,把恶人投到永远不灭的火中(参见13:12、50;25:46)。
NO.1044:[教规教义]关于天主是爱的疑问「12/2/2011 6:25:05 PM」 [ ] (提问)
Male
某人
 
(1)有的人生下来就在一个天主教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信仰的培育,那么自然地,他(或她)就比较容易获得救恩,可有的人生来是在一个充满罪恶和恐怖的地方,耳闻目睹的大多是罪恶,那么他(或)她,若是没有天主特别的帮助,就很难获得救恩了。在这种情况下,天主是不是有些“偏心”啊?
(2)有一种说法是,天主“预定”了一些人得救,对另外的人,虽然没有主动地拒绝救赎他们,但允许他们因他们的罪而丧亡。是这样的吗?(好像是圣奥斯定说的)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又如何理解天主对每一个人的爱呢?
谢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1、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机会获救,那些从小就有信仰之光照耀的人,所负有的责任更大,因为诚如保禄所言: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2、这第二个问题很有意思,这的确是圣奥斯定的预定论。奥斯定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当时与白拉奇的争执,后者强调人的绝对自由,认为人可凭自己的行为得救。而奥斯定则认为,人的得救需要天主的恩宠。由于奥斯定过于强调天主的无上主权和恩宠的绝对性,以至于认为天主预定了某些人得救,而对另一些人,虽然天主没有正面地拒绝他们,却容许他们因他们的罪自招灭亡。这个理论后来被加尔文发展到了极至,他认为天主不但预定了某些人得救,还预定了另一些人不得救。 天主教会对预定论持保留态度,教会相信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尽管祂知道有些人将不得救。但这里要区分“预定”和“预知”;预知不意味着预定。虽然天主愿意所有人得救,但并不干涉人的自由;人有自由拒绝天主的恩宠和救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有些人将不得救。其实,尽管教会似乎没有直接否定过预定论,却间接地表示了否定,尤其是加尔文的预定论,因为这直接相反天主的公义和爱。
NO.1043:[教规教义]基督新教教徒要改信天主教,需要重新受洗吗?「12/2/2011 2:08:41 PM」 [ 邮箱:690826344@qq.com ] (提问)
Male
Klaus
 
作为基督新教教徒要改信天主教,需要重新受洗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请您参阅这个答复:/detail.asp?id=4588
NO.1042:[教规教义]怎么才能算上一个真正的信仰者?「12/2/2011 9:45:35 AM」 [ QQ:834175996 邮箱:834175996@qq.com ] (提问)
Female
心的开始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页次:30/100页 每页15条 总计1491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分页:24页 25页 26页 27页 28页 29页 30页 31页 32页 33页 34页 35页 36页

© 版权所无,欢迎转载。Copyleft 2003.天主教在线 【佳播工作室】
咨询Email:chinacath.org#gmail.com
本答疑系统属于天主教在线,本站许可大家在任何地方使用我们提供的答案,唯在对答案做任何修改时,请事前通知我们。

 
  教义教规 圣经疑难 婚姻家庭 伦理问题 生活问题 其它问题 教堂查询
天主教是否拜偶像 如何加入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基督教还是天主教
怎样理解三位一体 基督教提出的几个问题 玛利亚的地位 教友能给已故亲友烧香吗
有关创造的几个问题 圣经中血腥情节描写 基督教与天主教诠释圣经 《圣经密码》可信吗
天主教徒与外教人结婚 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 婚姻问题集锦 II III IV 婚前性行为的问题
从教律看婚姻 道德两难的疑问 为何天主准许恶在世上 手淫是一种罪吗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力 星期五可以吃肉吗 早恋在天主教是犯罪吗 圣神同祷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