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站主页 在线答疑 答疑旧版
  【系统公告:
1、为了他人的阅读方便,请选择问题相应的栏目并拟好问题的标题。
2、提问时选择保密留言而没有设置密码的问题将被直接删除,不予回复。
3、为了确保回复的质量,我们可能会迟延几天回复您。

分类查看:[全部问题 认识教会 教规教义 圣经问题 伦理问题 婚姻家庭 其他问题]

标题关键字

NO.866:[认识教会]如果谈论爱国会「7/21/2010 12:06:06 PM」 [ ] (提问)
Male
taida
 
您好: 我是一个qq群的负责人 在网上经常会有人询问我关于爱国会、地上、地下的问题. 请问我该遵循什么原则回答他们呢?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经常争论不休。我本人是忠贞教友,由于教友们的争论经常是没有结果,不欢而散。我很困惑,我们该不该每次都将这个问题向他们说清楚?我们该遵循什么原则去处理这些事情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依据教宗牧函,爱国会不能相容于天主教会的教义,因此,在形式上,我们无需讨论什么。但是在具体环境中,爱国会在各地又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因此,探讨爱国会的问题时,要跟具体的环境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至于地上、地下问题,若是地上和地下教会的教长都是被教宗认可的,那么,属于地下的还可以留在地下,属于地上的也可以留在地上,但是,地上的参与地下的圣事或者地下参与地上的圣事都是自由的,不要大惊小怪,这种交流有助于达至教区的合一。若是地下教长合法,地上教长尚未被认可,教友则应优先参与地下教会的圣事。
NO.865:[认识教会]十字圣号「7/21/2010 8:19:42 AM」 [ ] (提问)
Male
罪人
 
十字圣号是怎么演变的,十字圣号历史是?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维基百科上有一段相关的介绍,我们给您粘贴过来:
基督教的十字圣号起初只有用右手拇指在前额划记。
这个动作的痕迹流传下来:有些基督徒在弥撒中听福音前会在前额划十字;圣灰星期三时以棕梠叶灰在前额划十字;坚振圣事中圣油在前额被使用(称为傅油)。西元200年前后在迦太基(现今的非洲的突尼西亚),特土良说:"我们基督徒在前额穿戴着十字圣号。" 在四世纪前,十字圣号在前额外加入了在身体上的其他部分。
完整的文章请您参阅这里:
http://zh.wikipedia.org/zh-sg/%E5%8D%81%E5%AD%97%E8%81%96%E8%99%9F
NO.864:[认识教会]我能领圣体吗「7/16/2010 11:02:01 PM」 [ ] (提问)
Male
fff
 
您好:1 告解中神父要求我做补赎让我帮助别人做好事 我没有做完,后来也淡忘了这件事情,以后办了好多次告解都没有告没做完补赎的罪,并且还去领了圣体。   
     2 我周三的小斋吃肉了,我平时在外面挺注意这些的,这次回家家里做的我就吃了。
我两周前办的告解,没有犯别的大罪,请问犯了上面的两条罪,我现在不办告解还能领圣体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1、帮助别人做好事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而且也有程度上的不同。此类补赎的精义在于人是否用心去做了,至于是否成功,做了多少都是次要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行善贵在开始。为基督徒来说,很多时候念经容易,做善事却困难,甚至都不会做好事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天主教不是一个念经的教会,更不是一个嘴皮子上的教会,而是一个行动上的教会,要爱主爱人,这爱主爱人不是说说,而是做做。做善事的不仅在于行动,更重要的是在于心。没有行善的爱心,只外面上去帮帮人,那不是真正的爱人。真正的行善爱人,要像特雷莎姆姆那样,出于真心,完全爱人,且不分贫弱。所以,您应该省察的,不要紧紧关注在是否做完补赎上,更要关注在自己行善的心的状态怎么样。
2、周三的小斋不是教会所规定的法定斋戒,若您不是在某些善会里,也没有特殊的规定,那么,周三是无需守小斋的,出于个人热忱当然可以守。对于小斋,特别是在外边,我们一定要把持这个原则:别人端上什么来我们就吃什么,不要刻意强求人家做素食。
您所犯的都不是严重的罪过,也有本身就不是什么罪过的事情,但由于您良心的缘故本来无罪的事情却成为罪过。我们的良心可以细,但是不可以过于窄。对于基督徒的行为,重要的是行事的精神,而不是事情本身。就如我怀着厌恶别人的心情去帮助人一样,外表尽管是一件善事,但是我们在天主台前,不仅没有功劳,还是罪恶。
NO.863:[认识教会]罗马白领「7/16/2010 9:30:36 PM」 [ ] (提问)
Male
罪人
 
神父罗马白领演变历史是怎样的?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维基百科上有关于罗马领的一些介绍和演变历史,但是中文版的资料很少,若是您懂英文,应该参阅一下英文的介绍。
中文介绍如下:衣领(指罗马领)是基督教或天主教神职人员衣着的一部分,是神职人员衬衣的一个可拆式衣领,由二个饰钮——一个在衬衣前和一个在后紧固著。衣领在脖子后面缝合,呈现无缝合线的前线。衣领是白色的,但天主教有时以“collaret”或“collarino”几乎完全盖着衣领,除了衣领的上缘和近喉头一个白色小正方形。

虽然“collarino”在17世纪被发明,衣领是一个相当现代的发明(可拆式衣领应该在1827年被发明)。英国圣公会报告,当时神职人员习惯佩带一个由牧师Donald McLeod博士发明的可拆式衣领(援引格拉斯哥先驱报,1894年12月6日),并且通过牛津运动变得普遍。

衣领有时叫做狗项圈。“罗马衣领”只是衣领样式名称,并不暗示穿戴者是天主教神职人员,基督教会的神职人员也会佩带衣领,如圣公会、路德会、卫理公会、长老会、无宗派和其它牧师。在一些教会里,这佩带习惯会被劝阻,因为衣领被认为和罗马天主教联系在一起。

英文版的介绍为:
A clerical collar is an item of Christian clerical clothing. It is a detachable 
collar that buttons onto a clergy shirt or rabbat (vest), being fastened by two 
metal studs, one attached at the front and one at the back to hold the collar to the 
shirt. The collar closes at the back of the neck, presenting a seamless front. It is 
almost always white; and was originally made with cotton or linen but is now 
frequently made with plastic. Sometimes (especially in Roman Catholic practice) it
 is attached with a "collaret" or "collarino" that covers the white collar almost 
completely, except for the top edge and a small white square at the base of the 
throat, to mimic the collar of a cassock. Sometimes the collar is black (or whatever 
color is appropriate to the rank of the clergyman), with only a detachable tab of 
white in the front. The clerical collar has no particular religious meaning apart 
from identifying the person wearing it as a member of the clergy.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Church of England's Enquiry Centre (citing the Glasgow Herald of 
December 6, 1894), the detachable clerical collar was invented by the Rev Dr Donald 
Mcleod, a Church of Scotland minister in Glasgow. Though the "dog collar" is a 
fairly modern invention (the detachable collar itself is supposed to have been 
invented in 1827), the "collarino" may date as far back as the 17th century. The use 
of the detachable collar became popular among Anglican clergy in the 19th century 
through the Oxford Movement.


In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the clerical collar is worn by all ranks of clergy, 
thus, bishops, priests, and deacons — normally transitional but occasionally 
permanent — often by seminarians who have been admitted to candidacy for the 
priesthood, as is the case in the Diocese of Rome; and by college and graduate level 
seminarians with their cassock during liturgical celebrations.

In the Eastern tradition, amongst Catholic and Orthodox easterners, a band 
collarette with no "notch" in front may be worn by seminarians, although the norm is
 still a standard clerical collar. However, as the cassock is more commonly, if not 
mandatorily, worn to classes, often a plain white shirt will suffice, or a band 
collar with no collarette. Slavic cassocks button to the side, and thus a collar is 
often pointless, whereas a Greek cassock buttons to the front and has a higher 
collar, so the collar prevents chafing - as was its original function under a 
cassock. Eastern deacons and sometimes subdeacons, but rarely readers or clerics, 
also wear a clerical collar, with subdeacons and readers often having a style with 
no notch, or a tab shirt with no tab.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most Orthodox 
clerics do not wear a clerical collar anyway. Some do, but this is usually 
restricted to Western Europe and the Americas.

Collars are typically worn by seminarians and clergy members of other groups such as 
those of the Anglican, Presbyterian and Lutheran traditions. Also many Methodist, 
Apostolic, Oneness Pentecostals, Non-denominational, and others wear collars. Some 
Unitarian Universalist ministers—Humanists as well as Christians—wear collars. In
 some churches or locales however, this practice is discouraged because collars are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Roman Catholicism.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other British-influenced countries, such as Canada),
 clerical collars have been informally referred to as dog collars since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term "Roman collar" is equivalent to "clerical collar" and does not mean that
 the wearer is Roman Catholic.

NO.862:[认识教会]谢谢您们「7/16/2010 3:05:57 PM」 [ ] (提问)
Male
和平工具
 
谢谢您们~!

[天主教在线] 回复:
也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希望您能关注自己的信仰的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信德、望德和爱德。
NO.861:[认识教会]罗马领「7/16/2010 1:50:35 AM」 [ ] (提问)
Male
帮同学问
 
有同学问:“罗马领有什么 宗教含义么”?

请求回答,谢谢。

主佑!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我们查阅了罗马领的起源历史,在其中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中,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罗马领的出现是很近代的产物,基本上可以肯定地说,从十七世纪才可以逐渐发展定型。
罗马领发展到今天,其基本的宗教意义应该是一种神职人员的特殊标志,借着罗马领,能够使人认出其特殊的身份。
NO.860:[认识教会]请问凯瑟琳还是教会认可的圣人吗?「7/15/2010 8:49:48 PM」 [ QQ:438778094 邮箱:438778094@qq.com ] (提问)
Female
孙女士
 
请问凯瑟琳还是教会认可的圣人吗?11月25日还是她的纪念日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圣凯瑟琳(Sainte Catharine of Alexandria),天主教圣人,大约生于公元287年死于305年。传说中她时常劝阻罗马皇帝迫害天主教徒,最后自己也被斩首。 11月25日为她的纪念节日。
天主教会将这位圣女翻译为:加大利纳。
NO.859:[认识教会]请问坚振前都要学习什么要理知识?「7/15/2010 11:40:58 AM」 [ ] (提问)
Female
天主的女儿
 
请问坚振前都要学习什么要理知识?找代父母有什么条件?在坚振前我们都要做什么?谢谢神父!

[天主教在线] 回复:
主要是一些和坚振有关的道理,但是,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基督徒的信仰生活首先是一个“过程”,从幼稚的信仰到成熟的信仰之间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就像一个人不能从儿童马上就成为一个中年人一样。其实坚振的意义就是在帮助已经领洗者不断地走向这种成熟,坚振不应该仅仅被视为一件圣事,而更应该将这件圣事应用到基督徒的生活中。所以,对于领洗者以后的培育都是可以视为是一种对坚振圣事的预备,都导向坚振圣事。
出于这个理由,当我们为一位尚没有坚振的基督徒做坚振前的预备时,应该视他的信仰程度而定,若是他已经懂得了很多的教会道理,那么,就直接给他讲解一些坚振圣事的道理就可以了,但若他连教会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单单给他讲解坚振的道理就是适得其反,他不但不能领悟,更不能在信仰上有什么长进。
坚振时的代父母可以和领洗时的为同一位,或者找其他一位也可以,只要热心、合适的教友就可以。
坚振之前,要根据自己情况做相应的准备,若是自己对教会的道理一知半解,就要从基础入手,不能只学与坚振有关的道理。若是自己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教会道理,那么,特别要做的是生活的见证,行善的能力的培养,因为坚振圣事就是要培养教友为基督做生活的见证。所以,要领受坚振圣事,一定不要成为纯礼仪性的,而要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NO.858:[认识教会]这个教会有问题吗?「7/15/2010 9:50:05 AM」 [ 邮箱:yushan001@126.COM ] (提问)
Male
慕约翰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57:[认识教会]美国是否过于开放?「7/14/2010 9:18:36 PM」 [ ] (提问)
Male
小女孩
 
我的男朋友要去美国读书,或许将来我也可能会去那里结婚,但现都不确定。但是,我总觉得美国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虽然经济、环境条件肯定比中国要好,但是,我怕会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我父母、亲戚都在中国,我也不舍得离开他们。还是喜欢中国。请问我该如何选择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的确,美国是一个很开放很前沿的国家。至于您的男友以及以后您是否要去的问题,我们认为还是需要你们自己来判断,因为我们对你们的情况毕竟没有任何了解。你们也可以咨询一些去过的人,或者去问问了解你们的神父。
NO.856:[认识教会]到底是“不祈祷”还是“不能祈祷”?「7/14/2010 7:35:44 AM」 [ ] (提问)
Male
祈祷与赞美
 
下面的内容是《天主教要理问答》,请在线认真查实,查看到底是“不祈祷”还是“不能祈祷”。我相信你绝不是故意说谎或者曲解这句话,我的目的就是请在线重视这个问题,如果是翻译有错或者是中国的天主教会故意这样写,需要尽快纠正。很明显,所提到的圣经章节中,也根本没有这类说法。
“开了明悟”的人,也许并非是指“运用理智”这类意思。至于“开了明悟”以及“开悟”有什么差别关联,等同意了这个概念解释再讨论。

------------
332 问 祈祷要紧不要紧?    

 答 十分要紧:凡开了明悟的人,不能祈祷不能救灵魂。(若:拾伍,五;玛:柒,七~八;贰陆,四一)   


332 问 祈祷要紧不要紧? 
    答 十分要紧:凡开了明悟的人,不能祈祷不能救灵魂。(若:拾伍,五;玛:柒,七~八;贰陆,四一)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属于打字错误,看看英文的就明白了。
Prayer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If those who have come to the use of reason never pray, 
they cannot save their souls. (Jn 15:5; Mt 7:7-8; Mt 26:41)
never pray的意思就是“却从不祈祷”。
use of reason 直译就是:理智的使用。
NO.855:[认识教会]家庭聚会「7/13/2010 8:28:14 PM」 [ ] (提问)
Male
jx624
 
我所在的城市用许多基督教家庭聚会,据说有自己的牧师,但不属于基督教两会,请问家庭聚会是属于什么性质,是否类似于天主教地下教会?他们的洗礼并不是在特定节日,而是人数足够就进行,其所行洗礼是否有效?许多家庭聚会只在重要节日才进行圣餐,这样做对不对?请问天主教周村教区有地下教会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基督教的家庭教会是不属于基督教两会的,类似于天主的地下教会。家庭教会和隶属于基督教两会的基督教会在聚会上相差并不多,只是一个外在的体制问题。就如目前天主教会内公开教会和非公开教会在祈祷聚会上基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官方教会被政府认可,而非官方教会尚未被认可而已。
基督新教大部分教派的洗礼都是有效的,但是还需要谨慎的判别。他们给人施洗不像天主教会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慕道学习时期,很多时候都是很快就给人施洗。他们的圣餐和天主教的弥撒并不是同一个意义,因为天主教认为圣体是耶稣基督真人、真天主、肉身、宝血的真实临在,而基督教的圣餐则是一种纪念。
周村教区是否有地下教会我们不是很清楚,不过,若是官方主教已经是被认可而合法的主教,参与他们的神父们的圣事是没有问题的。
NO.854:[认识教会]再讨论:请把话语释义,“明悟”是指什么?「7/13/2010 7:33:43 PM」 [ ] (提问)
Male
祈祷与赞美
 
“凡是开了明悟的人,不能祈祷不能救灵魂”---这是指,有一种人,属于“开了明悟”的人,这种人,不能祈祷不能救灵魂,是吗?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开了明悟”的人?天主教其他典籍或者历史纪录能否找到出处?圣经上有否出处?能否告知非中文版本的教理上是否有这句话,这中“明悟”的人,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不能祈祷不能救灵魂?开了明悟了,天主教就不让祈祷了,对吗?还是祈祷无效?

本来准备私密留言给在线,但是考虑在线可能本身也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因此干脆公开,一求大方开解。

谢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您的理解有些偏颇了。
开了明悟的意思就是能够运用理智了,能知道一件事情是好是坏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这种“成人”做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他在与天主的交流中就不能纯粹成为被动的,还要成为主动的,就是说,他需要主动的去跟天主交流。因为得救本质上就是分享天主的救恩,若是人跟天主没有任何交往,请问,如何才能获得救恩呢?就如您有疑问,若是不跟我们交流,我们如何能得知您的疑问呢?我们有很多可以回答您的答案,但是需要您来问我们。天主也是一样,天主就是救恩本身,获得天主就是获得了救恩,但是若要获得天主,我们除了借助祈祷还有什么呢?所以,不是开了明悟的人不祈祷就犯了滔天大罪,而是那些已经具有独立思考的人有能力去跟天主沟通,也有能力自己断绝于天主。
天主的教理是翻译过来的,您若是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当然,您若是怀疑我们答复不了您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提问给我们了。
祈祷祈祷,就是对天主有所求,有所愿,若一个人既想得救,却又不去跟拥有能使人得救的说,难倒天主还要硬塞给您不成?
最后给您说,您的那句话:“凡是开了明悟的人,不能祈祷不能救灵魂”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凡是开了明悟的人,不祈祷不能救灵魂”。
NO.853:[认识教会]中华诸圣瞻礼「7/12/2010 8:58:35 PM」 [ ] (提问)
Male
罪人
 
教会中华诸圣瞻礼不是在9月28号过吗?为什么要改到7月9号过,什么原因啊?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因为圣人太多,所以在宣圣的时候的需要提出其中的一位做为代表,而圣赵荣在诸圣名单中排第一位,因此将赵荣做为诸圣的代表在弥撒中提及。而赵荣的纪念日就是在7月9日。
这是天主教会的惯例,您也可以看看很多集体殉道的圣人,教会在纪念他们的时候一定要先提及其中的一位,然后加上“及其同伴”。
NO.852:[认识教会]补赎「7/12/2010 8:48:21 PM」 [ ] (提问)
Male
fff
 
几个月前我找神父办告解,神父让我做补赎:帮助别人做五件好事。可是我后来只做了两三件,慢慢就淡忘这回事了,也拒绝过帮助别人。我现在挺害怕,请问我那次办告解的罪赦免了吗?  在这之后我办过几次告解,但是没有提及那次补赎没有做完的事,我的这几次告解有效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下次告解的时候给神父说明以前的补赎没有做完,并且期间还有过几次告解也没有告明这个罪过。您的这几次告解是有效的,但要尽快做完以前神父所罚的补赎。若是自己没有能力,就在告解中请求神父更换一下。但是,一个基督徒若是连五件善事都做不来,做补赎只念念经又有什么价值呢?
页次:31/88页 每页15条 总计1316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分页:25页 26页 27页 28页 29页 30页 31页 32页 33页 34页 35页 36页 37页

© 版权所无,欢迎转载。Copyleft 2003.天主教在线 【佳播工作室】
咨询Email:chinacath.org#gmail.com
本答疑系统属于天主教在线,本站许可大家在任何地方使用我们提供的答案,唯在对答案做任何修改时,请事前通知我们。

 
  教义教规 圣经疑难 婚姻家庭 伦理问题 生活问题 其它问题 教堂查询
天主教是否拜偶像 如何加入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基督教还是天主教
怎样理解三位一体 基督教提出的几个问题 玛利亚的地位 教友能给已故亲友烧香吗
有关创造的几个问题 圣经中血腥情节描写 基督教与天主教诠释圣经 《圣经密码》可信吗
天主教徒与外教人结婚 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 婚姻问题集锦 II III IV 婚前性行为的问题
从教律看婚姻 道德两难的疑问 为何天主准许恶在世上 手淫是一种罪吗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力 星期五可以吃肉吗 早恋在天主教是犯罪吗 圣神同祷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