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站主页 在线答疑 答疑旧版
  【系统公告:
1、为了他人的阅读方便,请选择问题相应的栏目并拟好问题的标题。
2、提问时选择保密留言而没有设置密码的问题将被直接删除,不予回复。
3、为了确保回复的质量,我们可能会迟延几天回复您。

分类查看:[全部问题 认识教会 教规教义 圣经问题 伦理问题 婚姻家庭 其他问题]

标题关键字

NO.3662:[圣经问题]艾斯德尔书卷和若翰到底认识认识耶稣否?「6/6/2010 11:31:21 AM」 [ QQ:1509238769 ] (提问)
Male
昆明教区
 
两问;其一;旧约《艾斯德尔》书卷细阅后发现有问题;其一牧灵圣经艾斯德尔书卷编排序号时有误有重复的序号,尽管它的序号以正字体和斜字体分开(牧灵圣经注译正字体为原有章节斜字体为希腊版本特有)但依然能看到正字体部分有重复的序号!问题二;思高圣经艾斯德尔书卷中某部分篇章的小节处思高圣经注明【原文没有】字样,而牧灵圣经大致相同的篇章中(因为如先前所述牧灵圣经序号有误)为什么有经文?!(经文好像不能乱加啊)
问题二;若翰到底认识耶稣否?昨天旁晚我看【路7;18-23】这里颇感疑惑,若翰为什么差人来问耶稣你是要来的那位吗?这个问题太诧异,我记得四部福音书卷开头章节若翰在旷野帮人施洗时曾清楚的预言了【将要来的那位】,特别是耶稣接受他洗礼时【若翰说应该是我接受你(耶稣基督)的洗礼才是】,联想起以上两段经文这和【路7;18-20】这里和前面所述互相矛盾这是怎么回事?若翰认识耶稣的身份吗?若认识为何还派人来询问?若不认识为何为何在旷野时就说到了【将要来的那位】如何如何呢?
再者【路7;23】耶稣说【凡不因我而绊倒的人是有福的】,此话怎么解释?(福音书另外许多处耶稣说凡因我和福音而奉献生命的必会得生命,二者如何解释?特别是前者)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经详细对照,发现牧灵圣经的《艾斯德尔传》与天主教圣经标准的该书经文并没有内容上的短缺或增补,也与思高圣经的《艾斯德尔传》经文内容完全一样。因该书自古以来流传着两个不同的版本:较短的希伯来语版本和较长的希腊语版本,而圣教会自初就采用了希腊语圣经,并且希腊语版本内容对于读者了解本书的历史和事件,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因此,不论中文的牧灵圣经还是思高圣经,都将该书的希腊语内容全部翻译出来,编排及穿插在希伯来语版本的内容之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牧灵圣经该书中看到了两套不同的“章节”数字。斜体的数字代表的是希腊语版内容,而直体的数字代表的是希伯来语版本的内容。不论斜体还是直体,都没有经文重复的现象。思高将希伯来语版的内容按照正常的章节排列,但将希腊语版本的内容用“补录甲乙丙丁”方式来添加,不论哪种方式,两个圣经版本在该书上内容是保持一致的。
拉丁版本将该书的希腊语版本也就是思高称为“补录”的内容统统放在该书的书尾处。

要知道耶稣的天主子的身份在圣经中是一个逐渐启示的过程,只有路加福音记载了一个十二龄讲道,但以后耶稣就悄无声息了,直到祂公开传教。那么,耶稣公开传教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若翰那里受洗,若翰说我本应该要受你的洗,为什么你反而来就我,这时候的若翰并没有认出耶稣天主子的身份,而是他知道耶稣并不是一位一般的人物,谁来授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位给人授洗的人应该是被人尊敬的,应该是一位属于天主的人,遵守法律的人。若翰在这里所指的洗,也不是后来耶稣所说的真正赦罪的洗礼,而是若翰那种外在形式的水洗,借以引发人的悔罪之情。直到耶稣公开宣讲后,耶稣的讯息异于平常的经师,以至于引起了若翰的猜测:究竟耶稣是否是那位要来的默西亚?正是出于这个疑问,若翰才派遣他的门徒们去询问耶稣。在圣经上还有一处,就是玛窦福音第十六章,伯多禄因了天主的启示公开宣认耶稣的身份,但是,这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去,彻底击垮了他们的信心,直到圣事降临,他们才得以在圣神的引导下,进入了真理的圆满。

凡不因我而绊倒的人是有福的,就是在说,凡是不把耶稣当做绊脚石而跌倒的人是有福的。因为耶稣的讯息为一些人来说是跌倒的原因,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耶稣的福音。

补充一些资料以便更好的理解第二个问题。
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对于我们理解此段经文都有很重要的启发,注意阅读。
第一:
纵观四部福音我们就可以知道,洗者若翰与耶稣基督之间的关系十分特殊和密切,论家族血缘,他们是表兄弟之间的亲属关系(路1:36),他们相互之间肯定认识和熟悉;论在天主救恩史上的角色,若翰是宣告和见证默西亚到来的先锋,是耶稣基督的前驱,是“至高者的代言人”(路1:76),是“旷野里呼喊的声音,为主修直道路”(若1:23),尚在母腹中,若翰听见圣母玛利亚和胎儿的拜访及问候,他曾经就因受圣神的感动而欢喜跳跃(路1:41),可以说若翰的使命就是为默西亚的到来和受人识别、被人接受而做自己的先知工作,他的先知工作包括第一宣传悔改的洗礼,但只是悔罪并非赦罪的洗礼,为耶稣救治工作准备百姓的心灵(玛3:6);第二显明耶稣就是默西亚(若1:31);第三指引人跟随耶稣基督(若1:36-37;10:41)。这三样工作内容都跟耶稣基督的身份、生活和行动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天主借着若翰的正义、谦逊和对真理之道的热爱而使天主子耶稣顺利地展现在以色列百姓面前。但是我们要记得,为了描绘若翰的这个“前驱身份”,四部福音分别有自己的表达和叙事方式。路7:18-19节中记载了已经被捕入狱的若翰打发自己的门徒前去询问耶稣:“你是那位要来的吗?还是我们得等另外一位?”这个问题看似和若翰前面所表现的对默西亚的见证行为和言语相互矛盾,实际上是圣经作者再次借若翰的口来宣称默西亚身份的具体含义。在这里圣经作者借着使用若翰派遣自己的门徒前去询问耶稣这个细节,让我们听见了耶稣自己的宣告:“你们回去告诉你们的所见所闻,瞎子看见了,瘸子走路了,患麻风病的人洁净了,聋子听见了,死人复活了,穷人听到了福音!”这可以说是若翰第二次借自己的身份将耶稣带入到人们视野的中心,他是默西亚,但并不是那个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上的“救世主”或君王,而是一个爱的君王,是体贴和救助卑微弱小者的默西亚。耶稣在这里回答若翰的内容,也是路4:18-19节的内容,那恰好是耶稣的默西亚宣言,使用先知依撒意亚的话来告诉以色列百姓默西亚要救助的对象和方式,在回答若翰的提问时,耶稣的默西亚宣言不再是预言性质的,而是已经实现了的事实。天主的恩典如此真实地透过他的爱子实现在人间,在死亡阴影下的人们看见了生命的强光。所以若翰的这个提问恰好起到了进一步显示耶稣真实行动的作用。
第二:
另外,若翰的问题还对自己的门徒有清醒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他那时已经被关入狱,知道自己随时有被杀害的危险,而那些跟随若翰接受他洗礼的门徒已经组成了一个团体,他们需要找到真正的领袖,需要找到“道路、真理和生命”,若翰在自己生命遭遇危险的时候,考虑到的是自己门徒未来的出路。所以他派遣门徒去亲自看耶稣的生活和教导,让他们重新选择。
若翰曾经教导他们祈祷(路11:1),若翰的门徒也经常禁食(玛9:14;谷2:18;路5:33),所以当时若翰的很多门徒都曾经问过:难道若翰不是默西亚吗?(路3:15;若1:19-20,3:25-28;宗13:25)若翰需要将门徒们的期望和信任领到耶稣那里去,因为他知道耶稣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是值得跟随的生命之主。因而若翰从狱中打发自己的门徒来见耶稣,意识实在是双关的。他要自己的门徒去跟随耶稣,他要自己“逐渐变弱,而耶稣要逐渐强大”(若3:30),他要门徒们亲自去看耶稣的所言所行,并选择跟随耶稣。事实上,耶稣最初的门徒里有很多是来自洗者若翰的团体。
第三:(以下参阅发表在天主教天津教区网站上吕渔亭的文章)
最后还有一种解释,是圣经学家们的一种推测,认为若翰所理解的那位即将来临的默西亚,与耶稣所扮演的默西亚,两者在观念上可能有所出入。我们都知道若翰是一个铁面无私势不两立的人,他一开始就骂法利塞人及同党为毒蛇,必须用烈火把这种败类统统焚烧才称心。这也说明为什么他明知公开反对黑洛德王娶嫂为妻,可能有杀身之祸,但他还是敢骂批评一点也不怕。
像这样一位铁面无私的义人,他所盼望的默西亚,可能正是一位有罪必罚的严君,但偏偏耶稣处处慈悲心肠,乐善好施,只知怜悯人同情人,难道默西亚应该是这样好吗?若耶稣真是那位要来的默西亚,为何不把恶人绳之以法呢?为什么不先把那位暴君消灭呢?我们若站在旧约时代的那种所谓“以牙还牙”的精神来考量,若翰对默西亚的这种期待与想法,应该是可以了解并获得原谅的,毕竟他是一位先驱,一位大先知,一位铁面无私的正义人!
可能正因为他是一位义人,那天当若翰的门徒离开后,耶稣曾再三赞扬了若翰的伟大:“你们出去到荒野里,是为看什么呢?为看随风摇曳的芦苇吗?……看一位先知吗?是的!我给你们说:而且他比先知还大。” 耶稣的这席话似乎在说,若翰不是一位像芦苇那样无处不在的“普通人”,他也不是一位衣着华丽的皇亲国舅;他的确是一位先知,而且以前的一切先知,没有一位比他更大的!
但耶稣立刻把话题一转,说了一句不太容易理解的话:“在妇女所生者中,没有兴起一位比洗者若翰更大的;但在天国里最小的,也比他大。”(玛11:11)
耶稣的这句话究竟有何意义?首先,那稣这样说,决无半点贬抑轻视若翰之意,若翰毕竟是一位“大先知”。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若翰毕竟竟只是一位旧约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先知”。一位非基督徒的学者Montefiore曾如此形容基督世界说:“在宗教历史及人类文化中,基督教的确是一个划时代的宗教;耶稣基督出现后,一切已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了。”
但我们毕竟要问,若翰究竟缺少了什么,才使他成为天国中最小的呢?圣经学家Barclay曾这样巧妙地答说:“他没有见过十字架,更不知道十字架所带来的伟大之处。”若翰是一位了不起的先驱,但他只知义怒而不懂仁爱,只知毁灭恶势力而不懂同情及宽恕。是否就是这个原因,使他成为天国中最小的一位呢?“宽恕远高于惩罚,仁爱远比报复”。
NO.3661:[伦理问题]教内外关系「6/6/2010 11:24:51 AM」 [ 邮箱:anzhuo8694@163.com ] (提问)
Female
asd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3660:[婚姻家庭]婚姻「6/6/2010 10:42:14 AM」 [ QQ:642421864 邮箱:642421864@qq.com ] (提问)
Male
主的孩子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3659:[其他问题]告罪问题「6/6/2010 10:38:28 AM」 [ ] (提问)
Male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3658:[婚姻家庭]孩子??「6/6/2010 10:00:26 AM」 [ ] (提问)
Female
教友与外教友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3657:[教规教义]洗禮,行義與獲救。「6/6/2010 8:46:28 AM」 [ ] (提问)
Male
老学生
 
請評下述意見:
洗了禮而不行義的人,死後也不會獲救。行義而没有洗禮的人,死後亦可獲救。那麼一個人死後獲救與否,與其在世上時行義與否,有直接的関係。於是信不信教,洗禮與否,和死後獲救與否,没有太大的関係。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犹太人曾经认为,成义就在于遵守法律,可是保禄却斩钉截铁的告诉他们,不是因着割损才成为亚巴郎的子孙,也不是因着遵守法律而成义,成为亚巴郎的子孙并在天主前成义是因了信。
为所有的人来说,他们行义便有可能得救,不是因为行为使他们得救,而首先是信,没有了信,行为便是死的。所以,基督宗教决不是一个只是教导人去做好事的宗教,得救在于承认耶稣是天父所派遣的那位。
那么,外教人行善为什么也可能得救呢?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们的信,可是,有人会反问说:“他们不信啊”。的确,他们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信”不仅仅包含在宗教信仰里,也在他们的认识里,就是他们认为他们那样做是最好的,那就是他们的终极真理,他们本着良心行事,刚正不阿。他们的意向总是朝向善,朝向真理。所以,他们的信便有了宗教信仰的信的成分。
那么,宗教信仰的“信”和外教人的“信”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宗教信仰的“信”是一个圆满的信,而外教人的信只是这真理的一个闪光。
得救不知道谁找到真理的源泉并拥有这个源泉的问题,同时也是个人努力的问题,因为要获救,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与要获救的恩典相配。
NO.3656:[伦理问题]以前的罪「6/6/2010 12:54:56 AM」 [ QQ:343251369 邮箱:laoguoba@qq.com 个人网站:http/laoguoba@qq.com ] (提问)
Male
保禄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3655:[认识教会]天主保佑「6/5/2010 8:10:46 PM」 [ ] (提问)
Male
学子
 
我们马上就要中考了,我一直在犯罪(自慰),我祈求天主赐我中考能考好,,考上县一中,天主还会答应我这个罪人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若您想获得天主的恩典,就应该当得起接受,我们不可以一边犯罪一边去祈求天主的恩典。因为这样我们就是在一面将天主的恩典扔掉一面却又求为我们自身有益的恩典。若是这样,我们岂不是把天主当作摇钱树啦?
NO.3654:[认识教会]拉丁文歌曲「6/5/2010 8:07:26 PM」 [ ] (提问)
Male
皇皇
 
神父,您好,您能不能给我发一下拉丁文的皇皇圣体,我想下载(音频mp3)。

[天主教在线] 回复:
从这里下载:
http://www.christendom.edu/life/Tantum%20Ergo.mp3
NO.3653:[其他问题]几个问题「6/5/2010 7:26:26 PM」 [ ] (提问)
Female
一朵小白花
 
1.听人说,伊斯兰教只相信耶稣是一位先知,而不相信他是天主子,是这样吗?
2地上地下的教会是不是开始要合一啦?
3相信缘分是迷信吗? 
4听说人快死时,有几分钟是特别清醒的(回光返照),那是天主给人的最后一次机会,叫人做最后的选择。真是这样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1、是的,伊斯兰教只相信耶稣是一位先知,且是最大的先知,不相信他是天主子。
2、地上地下教会应该合一。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了,有些地方却还在观望。
3、如果您的“缘分”概念是佛教的,就是迷信,若是您的“缘分”概念是天主教的就不是迷信。天主教所主张的缘分就是天主的旨意和上智安排。
4、这应该是回光返照,属于生理现象。但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最后的道别或者悔改。
NO.3652:[其他问题]请帮忙解释一下监牧区、代牧区?「6/5/2010 4:34:49 PM」 [ ] (提问)
Male
毛毛
 
请帮忙解释一下监牧区、代牧区、正权主教、枢机主教?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监牧区指(Apostolic Prefecture):指某地区因特殊环境而未成立为教区,委托宗座监牧,以教宗名义牧养并治理该区的天主子民,该地区称之为监牧区(法典 371)。开教之初,在教务尚未完全开发的地区,习惯先成立监牧区或代牧区。代牧区(Apostolic Vicariate)指某地区因特殊环境而未成立为教区,委托宗座代牧,以教宗名义牧养并治理该区的天主子民,该地区称之为代牧区(法典 371)。法典上与宗座监牧区类似,为过渡性的传教地区。
正权主教就是教区主教。这是中文语境中为了强调教区主教的正统性而造的一个词。就去可以有很多主教,但是教区主教只有一位,其他的可是是助理、辅理主教。
枢机主教的解释请参阅这里:
http://www.ccccn.org/article/guia/dayi/liaojie/2008-01-13/1462.html
NO.3651:[伦理问题]大罪还是小罪「6/5/2010 10:13:07 AM」 [ ] (提问)
Male
教友
 
不好意思,我还是昨天的问题,那些图片我已经看了,看的时候想看,这就算喜欢吗?如果是这样,就算大罪吗?还是小罪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您不要怪我们没有给您判定是大罪还是小罪,其实这本不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也不应该为您来判定什么。我们但提供给您基本信息,您应该结合这些前提自己判断自己心灵的状态。
我们信仰的态度要远远大于我们的信仰生活是否正确。可惜,中国的天主教徒往往都精力都集中在做事的伦理判断上,就是我做这件事是否有罪,若是有罪,是大罪还是小罪。西方的天主教徒多注重信仰精神,所以他们做事不是首先去判断自己是否在犯罪,而是如何做才符合福音精神。
呜呼,我国教内人士何时能从罪的渊薮中走出来。
NO.3650:[认识教会]告解的问题「6/4/2010 11:53:51 PM」 [ ] (提问)
Male
fff
 
您好:我25岁了,在没有女朋友情况下,在网上遇见一位女孩,她也是单身。随后我们都有了谈恋爱的想法。在之后的几个月中我们经常聊天联系,在我们第一次见面就发生了性关系。我后来认识到自己的罪了,也找神父办了告解。可是我告罪的时候只是说:“和女朋友发生了性关系”。   那么请问我的告解妥当吗?是不是有关事项没有讲明?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神父应该会理解到是属于婚前性行为,因为女朋友和妻子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若是神父没有什么诘问,您也不是刻意的去隐瞒或者淡化罪过,那么,告解就是有效的。
婚前同居在一些外教人看了似乎没有什么,但是为天主教徒来说,应该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事情,这不仅和贞洁有关系,和忠诚和有着直接的关系。
NO.3649:[婚姻家庭]第九戒「6/4/2010 9:48:46 PM」 [ ] (提问)
Female
123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3648:[教规教义]原罪的问题?「6/4/2010 9:43:52 PM」 [ ] (提问)
Male
香蕉皮
 
罪不同的看法(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 

对不少基督徒而言,原罪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缺陷,好像个有缺陷的螺丝钉被一个有缺陷的机器所制造,但是在早期教会不完全是这个看法的,举个例子,希腊语教父的鼻祖爱任纽就不是,在我的博文--爱任纽(2) ----irenaeus of lyons(2) edited 

“ 对爱任纽而言,人被造是好的。如同一个小孩,但是尚未成熟,需要慢慢成长而日趋完美,因此他用了两个字 image of god and likeness of god来表达这个意思。而整个成长过程对人类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亚当以及夏娃犯罪而与神失去了交通,失去了永生,死亡进入他们的生命,这么一来似乎神对整个人类的美好计划泡汤了,反而魔鬼的计划成功了。但是没有任何事可以阻拦神爱的美意” 

但是在二世纪在北非西部的迦太基有位律师背景的拉丁语为母语(也懂得希腊语)的神学家德而图良( tertullian),认为罪是在魂里面,他因为靠近欧洲,而把欧洲斯多葛(stoicism)哲学对于魂的定义溶于他的神学思想里面,也就是人的魂是一半物质(肉体)一半精神(灵性),因此到4-5世纪左右,德而图良的一位的同乡,后来成为伟大的圣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因为不懂希腊文,因此必须仰赖他前面懂得他前辈拉丁文的作者的神学著作,所以把德而图良关于魂的定义(魂是一半物质(肉体)一半精神(灵性))加诸于他自己的神学著作,并且更为发展成罪是经由男女生殖繁衍后代的方式传下去,这就是“原罪”的来源,因此造成我们现在解释耶利米书里面说道我们在母腹里面就已经有肉体上的原罪的观念,也造成后来天主教几个世纪关于圣母有无原罪的争论,因为想想看如果耶稣没有原罪,玛丽亚又是处女生子,那么玛丽亚如果有原罪,耶稣怎么就没有原罪呢?不是个矛盾的问题吗,因此罗马天主教教皇为了解决若干世纪的争论,后来订立玛丽亚无原罪论,这就是罗马天主教忽略对爱任纽及其它希腊语教父关于对原罪的了解而造成的争议。 

我们再看看爱任纽的神学根源,爱任纽年轻时受教于伟大的主教士每拿的波利卡普(polycarp of smyrna),因为波利卡普受教于门徒约翰,所以爱任纽从其学到门徒约翰的传统,尤其是约翰在约翰福音中道成肉身的教导,因爱任纽被派遣到罗马对抗异端,在家乡高卢基督徒的迫害中幸免于难,在罗马,他遇见了曾是波利卡普一位学生,这厮背离了使徒的基督信仰而投向增长最为迅速的异端——诺斯替派中的瓦伦庭学派,当爱任纽回到高卢,回到他自己的基督徒团体中时,他发现包括瓦伦庭派在内的很多诺斯替教派正在广泛流行,迷惑哪里的基督徒,在驳斥诺斯替主义的过程中,他发展出了一套对基督教神学进程和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的基督教救赎论,他是第一位对于使徒的原罪和救赎思想进行全面的,清晰的阐述的基督教思想家。 

重要的是早期教会是由耶稣基督传给门徒,而门徒们是犹太人,有些是说希腊文的,例如使徒保罗,而大部分新约是希腊文著作,因此希腊语神学及希腊语教父才比较接近门徒及耶稣基督的教导,而不是后来欧洲蛮族语言拉丁语神学,这个对于原罪的偏差以及认知造成不少问题,为什么没有拿出来讨论,主要是由于5世纪左右欧洲蛮族入侵罗马,造成了一个慢慢以以拉丁语为主的罗马天主教,以及以希腊语为主的东罗马教会(包括安提阿教会,耶路撒冷教会,叙利亚教会,希腊教会,以及后来的苏联东正教体系),门徒彼得及使徒保罗所建立的罗马教会语与康斯坦丁堡的地域及政治,语言的隔离,造成双方面更加在的神学思想的差距,并且当时有一些更重要的异端问题,例如三位一体的神的讨论,以及基督人性及神性异端的讨论,加上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法刚刚开始,并没有引起注意,并且在第三次大公会议前,他在迦太基被欧洲入侵蛮族杀害,无法参加会议。 

因此现在关于罪的看法,基本上一个是拉丁语教会(包括罗马天主教,基督教新教)认为犯罪前亚当是很完美的而犯罪后很堕落,而且罪造成肉体上的缺陷,而是原罪的传播途径,另外一个就是希腊语教会(包括安提阿教会,耶路撒冷教会,叙利亚教会,希腊教会,以及后来的苏联东正教体系),认为(建筑在希腊语教父鼻祖爱任纽)人是好的,但是不够成熟,亚当的罪使得神与人分离,因此我们在母腹里就与神隔离,出生后无法受神教导而成长,造成罪的进一步为虐,只有经由信耶稣后重生,经由圣灵被神再造,越来越像耶稣基督。 
-------------------
请问您怎么看待这文章的说法?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天主教将爱任纽翻译为依莱内,或者是里昂的依莱内。
其实,与其说爱任纽受斯多葛的哲学影响,毋宁说他更受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大,爱任纽的救赎论与灵魂观更多是柏拉图主义的。
文中说天主教断定圣母无染原罪是因为要考虑到圣母会将原罪借着生育传给耶稣,这段推论是错误的,这端信理的出发点一点都没有基于生育问题,而是基于玛利亚做为耶稣的母亲,她不能有一刻存留在魔鬼的权下。
现在天主教的教导是,亚当厄娃失落的是一种“原始义德”,当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先天性的缺乏这种原始义德,这种遗留就是“原罪”。因此,原罪是以类比的方式被称为“罪”:它是“感染”而非“触犯”的罪,是情况而非行动。至于为何为遗留给后代子孙,传生固然是一条途径,但是其根本点却是“人类一体”。原罪虽是人人所固有的,但在亚当的任何子孙身上,原罪都没有本罪的特性。它在于缺乏原始的圣德和义德,然而人的本性并未完全败坏:它只是在自己本性的力量上受到损害,要受无知、痛苦和死亡权力的困扰,而且倾向於罪恶。
在这点上,天主教的教导与新教的教导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天主教认为人的天性受到损伤并不是人性的完全毁坏。而新教认为人性已经完全败坏,它只有靠着耶稣的救赎才可以将这败坏覆盖。
页次:367/611页 每页15条 总计9152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分页:361页 362页 363页 364页 365页 366页 367页 368页 369页 370页 371页 372页 373页

© 版权所无,欢迎转载。Copyleft 2003.天主教在线 【佳播工作室】
咨询Email:chinacath.org#gmail.com
本答疑系统属于天主教在线,本站许可大家在任何地方使用我们提供的答案,唯在对答案做任何修改时,请事前通知我们。

 
  教义教规 圣经疑难 婚姻家庭 伦理问题 生活问题 其它问题 教堂查询
天主教是否拜偶像 如何加入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基督教还是天主教
怎样理解三位一体 基督教提出的几个问题 玛利亚的地位 教友能给已故亲友烧香吗
有关创造的几个问题 圣经中血腥情节描写 基督教与天主教诠释圣经 《圣经密码》可信吗
天主教徒与外教人结婚 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 婚姻问题集锦 II III IV 婚前性行为的问题
从教律看婚姻 道德两难的疑问 为何天主准许恶在世上 手淫是一种罪吗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力 星期五可以吃肉吗 早恋在天主教是犯罪吗 圣神同祷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