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站主页 在线答疑 答疑旧版
  【系统公告:
1、为了他人的阅读方便,请选择问题相应的栏目并拟好问题的标题。
2、提问时选择保密留言而没有设置密码的问题将被直接删除,不予回复。
3、为了确保回复的质量,我们可能会迟延几天回复您。

分类查看:[全部问题 认识教会 教规教义 圣经问题 伦理问题 婚姻家庭 其他问题]

标题关键字

NO.3:[圣经问题]贊同newtonwang 對帝創造祖的解釋「4/2/2006 3:55:31 PM」 [ QQ:99395884 邮箱:zg1234567890@hotmail ] (提问)
Female
风剪云彩
 
我從小到大所接收的信息都是上帝只創造了兩個人即亞當與夏娃,如果是創造YX兩個染色体就好理解了,這種解釋還是第一次看到。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创造两个染色体的说法并没有,只是按照圣经原文说天主创造的不是两个具体的人而是男人和女人更为符合原文。
NO.2:[圣经问题]启示「4/2/2006 3:33:40 PM」 [ 邮箱:rokefellor@163.com ] (提问)
Female
newtonwang
 
通过很多年的信仰生活,我认为圣经在翻译中出现了错误,即上帝造了男人(Y染色体代表男人)和女人(X染色体代表女人)而不是现在所传颂的亚当和夏娃,我认为这是千年来在圣经传播中被别有用心的人在翻译中所篡改的,是恶意的,上帝造了男人和女人,即原祖不是两个人,而是很多的男人和女人的先祖,即现在的人类来自先祖而先祖不同,请有责任心和果敢的圣教徒来公示这个错误,以免别有用心的人在人性上侮辱圣教会的信仰。不存在怀疑,坚信不移。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呵呵,圣经误译是有的,毕竟因为文化风俗的不同会造成误解,另外圣经原文的深涉和远古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你的好朋友问《圣经》读什么版本好,我猜是为学习英语吧。应该读“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 1611)。钦定本和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语文学的一对巅峰。只是四百年前的文字,要特别注意辨析语义,勤查词典,否则极易误读。汉译可参阅我的《创世记》(但所据原文版本不同,训读断句略有出入)。旧译中,新教“和合本”(1919)或天主教“思高本”(1968)亦可参考,但舛误较多,须细心甄别,藉以训练英文语感,领会细腻的风格差异。

的确,说上帝一开始创造了男人和女人是很合适的,因为Adam很容易被误译:
[例句]We should call hime Adam.
[误译]我们应把他叫做亚当。
[原意]我们应叫他的名字。
[说明]Adam原指《圣经》中的亚当,但此处泛指一般人的名字。

此外还有很多误译的地方,在台湾和香港还可以买到《聖經誤譯知多少?》这本书。我们将冯象的两篇文章摘录给您:

我说“英文”,是因为当年主持翻译和合本的英美传教士基本是照着钦定本理解原文的;而和合本是几代传教士在华译经的最高成就,“天鹅之歌”,极大地影响了包括思高本在内的二十世纪白话译本。这可从诸旧译的语汇句法,特别是共同的舛错看出;而且,部分舛错似乎只能来自对钦定本而非原文的误读。这是入夏前译完《摩西五经》,检阅旧译让我吃惊的一个发现。我给你讲个故事为例:

摩西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先知。古人以为,希伯来语《圣经》的开头五篇“上帝之法”,是他写下传世的。摩西诞生时,正逢埃及法老残酷迫害希伯来人,下令溺杀所有新生男婴。母亲隐藏不了,“取出一只纸草篮子,涂上柏油,将孩子放在那篮子里,搁在大河岸边的芦苇丛中”(《出埃及记》2:3)。恰巧法老女儿下尼罗河洗澡,忽见芦苇丛中露出一只篮子,便唤宫女去拿来。打开一看,是个婴儿,还呱呱啼哭!就动了怜悯之心,把婴儿收为养子,起名摩西(mosheh),说:这孩儿是我从水里捞起来的(mashah,谐音摩西)。

这是古代神话和英雄传说中屡见不鲜的“杀婴/漂水/领养”母题。《圣经》的描写却别具深意:原来,摩西母亲的纸草“篮子”跟《创世记》里挪亚避洪水的“方舟”是同一词,tebah(篮筐箱柜的统称),象征着上帝的“救赎之手”。

然而,和合本、思高本等旧译都把“纸草”(gome’)误作了“蒲草”。蒲草即香蒲,和芦苇一样长在河滩、沼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东部常见;叶长,可编蒲包、蒲席、蒲扇。但是用蒲叶来编一只“箱子”(和合本)或“筐子”(思高本),放入婴儿漂尼罗河,只怕是不行的。这“蒲草”怎么来的呢?我想是传教士们开的头,误读钦定本译文ark of bulrushes所致。英语bulrush一般指欧洲和近东的宽叶香蒲(俗称cat’s tail,猫尾巴;学名:typha latifolia),但用于译经则兼指纸草(见《牛津大词典》bulrush条)。故钦定本并未误译;是传教士母语不精,对莎士比亚时代的语文不熟,属于“七月流火”望文生义一类的闪失。

纸草又名纸莎草(学名:cyperus papyrus),从前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湿地,用途远比香蒲广泛。茎髓剖成薄片,分两层交叉铺开,锤打使两层纤维黏合成一页,晾干,再用贝壳或石片磨光,即纸草纸。公元前三千年埃及人已用于书写,比泥版、石版、皮革等都要方便。纸草茎还可以编篮筐、搭棚屋,甚至扎船,如《以赛亚书》18:2描写的“纸草舟”(但和合本“蒲草船”,思高本“芦舟”,均误译)。希伯来语《圣经》中表示芦苇、蒲草的词有六七个,但纸草仅这一词。所以,若直接从原文翻译,摩西母亲的篮子(参较拉丁语通行本:fiscella,小篮儿)是不会纸草变蒲草的。

有趣的是,从语源上看,“纸草”跟“圣经”还有一层因缘。纸草,希腊语作biblos,源于地名,即纸草纸的加工和出口地腓尼基港城Byblos(今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北)。这biblos的“指小词”(加后缀、叠字或变化词形声调指小、表爱,语言学上称指小词,例如“宽宽”、“小篮儿”)之中性复数biblia,意为“小书”。“小书”后来通过拉丁语进入欧洲中世纪俗语,便是英法德意西等现代西语的“圣经”(bible/Bibel/bibbia/biblia)一词。这样,婴儿摩西由“纸草”(biblos)篮子而得救,被埃及公主领养,长大蒙福,做耶和华的先知,传上帝之法为“小书”、为“圣经”(biblia),若非巧合,必是一个美丽的奇迹了。

和合本等旧译里,此类舛错不少,且多涉及对近东名物风俗的误读。由此大致可见译者的学术水平,因为传教士译经宣道的热忱与认真应是无疑问的。

海枣(希伯来语:tamar,希腊语:phoinix)又名椰枣、波斯枣,是产于近东和北非的常绿大乔木。“羽状复叶丛生在茎端。浆果长椭圆形,形似枣子,可鲜食或作蜜饯......由茎浸出的液汁,可制砂糖或酿酒”(《辞海》海枣条)。经文中多有描述:如摩西率以色列子民出埃及,到叶林绿洲安营,那里有十二股清泉和七十株海枣(象征以色列十二支族、七十长老,《出埃及记》15:27)。又如以色列人渡约旦河攻占的迦南重镇耶利哥,多海枣,称海枣城(《申命记》34:3)。海枣还是以色列的诗意的象征(《以赛亚书》9:13),节庆与和平的标记,如住棚节子民折海枣枝、柳枝敬拜上帝(《利未记》23:40)。《新约》记载,耶稣骑驴入圣城,百姓手持海枣枝(ta baia ton phoinikon)向“以色列的王”欢呼(《约翰福音》12:13),更是脍炙人口的一幕。 

  可是,和合本等中文旧译把海枣一律误作“棕榈”或“棕树”。我查了一下,这洋相应也是肇始于传教士译经误读钦定本;不求甚解,把palm tree等同于中国南方常见的棕榈了。英语palm可泛指棕榈科(palmae)树木,包括棕榈、椰子、槟榔、油棕、海枣等。但钦定本说到palm,都是date palm的简称,即海枣(《牛津大词典》palm条)。棕榈另有希伯来名deqel,但不是《圣经》词汇。所以,这误译只能出自对钦定本而非原文的误读。 

  和上次一样,我给你讲一点历史语言学知识吧。海枣的拉丁学名叫phoenix dactylifera,源于希腊语,意为“结枣的腓尼基树”(以产地命名,犹如英语china,瓷器;希腊人称迦南/古巴勒斯坦一带为腓尼基,Phoinike)。希腊语“枣”(daktylos,本义手指,转指海枣),经由拉丁语(dactylus)传入欧洲中世纪俗语,英语“海枣”的词源便是(符号“>”表示语词演化方向):古普罗旺斯语datil > 古法语date > 英语date,海枣。 

  或许你注意到了,海枣那借自希腊语的学名像是英语的“凤凰”(phoenix)。不错,“凤凰”也来自希腊语,直译“腓尼基鸟”,与海枣是同一字。当早期基督徒听到福音书上说“海枣枝”和“以色列的王”的时候,在他们心里,是要把海枣与复生的凤凰,与腓尼基/迦南即以色列的福地,以及救世主的来临,他们的全部希望,都系在一起的。但他们绝不会想到棕榈。 
NO.1:[圣经问题]聖經是以色列人的聖經,上帝是以色列人的上帝「4/2/2006 2:16:10 PM」 [ QQ:99395884 邮箱:zg1234567890@hotmail ] (提问)
Female
风剪云彩
 
地球存在約45億年而聖經中記載從亚当到現在還不到1萬年光陰--亚当(130歲)生舍特生(105歲)厄诺士生(90歲)刻南(70歲)生玛拉肋耳(65歲)生耶勒得(162歲)生哈诺客(65歲)生默突舍拉(187歲)生拉默客(182歲)生诺厄(500歲)生闪(100歲)生阿帕革沙得(35歲)生舍拉(30歲)生厄贝尔(34歲)生培肋格(30歲)生勒伍(32歲)生色鲁格(30歲)生纳曷尔(29歲)生特辣黑(70歲)生亚巴郎(100歲)依撒格(40歲)生雅各伯(又叫以色列,是以色列人的始祖)活了147死於埃及,此時埃及已有歷史記載了。全能的上帝創造地球一命就成了。爲何要在創造地球幾十億年後才創造人呢?
  加音殺死了亞伯爾後很害怕,對上帝說:我成了个流离失所的人,凡遇见我的,必要杀我。此時的地球只有兩個男人,一個是亚当另一個就是加音自己,能殺加音的就只有亚当了,爲何還要用“凡”這個字呢?之後加音娶了妻子,那他的妻子又是哪裏來的呢?聖經裏上帝只創造了兩個人即亞當和夏娃,那麽加音的妻子只能是他倆個生的,即加音的妻子是他的妹妹。兄妹同房屬於亂倫行爲,雖然這是當時的條件限制,但作爲全知的上帝知道此行爲是不道德的,應該不允許這種不道德倫理的存在,可聖經裏到處都記載這種亂倫關系:父女之間,兄妹之間,叔侄女之間,姑侄之間,公媳之間等等都可以同房,上帝有能力改變這個狀態爲何卻讓其存在?還對他們的子孫降福?
  诺厄建造方舟,方舟在聖經中都有尺寸數據(三百肘长,五十肘宽,三十肘高)。以現在最大的航空母艦尚且不能裝下世上哺乳動物的一公一母,諾厄造的方舟又怎能裝得了呢?
  洪水滅世後人類就是诺厄的後人,後來上帝降福於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爲了救以色列人出離埃及上帝竟然殺光了埃及人的長子即诺厄的子孫,難道埃及人就不是上帝的兒子嗎?更荒唐的是全能的上帝還要以色列人在門上作血記號,以此來區分以色列人與埃及人。
  聖經是一部充斥著血腥殺戮的書。若苏厄攻打耶里哥城見人就殺,見金銀財寶就搶,只有妓女辣哈布和她家中的人口可以生存,且上帝命令若苏厄把搶來的所有的金银,以及铜铁的器皿,都应奉献给上主,归入上主的府库。以色列人攻打哈依失敗的原因竟是阿幹取了应毁灭之物,違背上帝。衆人用石頭砸死阿干後上帝又幫助了以色列人攻占了哈依城,之後以色列攻占了31座城,殺死了31個王,族滅了31個國家的人民,不管男女老幼一個不留。如此殘忍的以色列民族上帝還要幫助他們,我無語!
  上帝說神的兒子不可與人的兒子結婚,不然壽命不過120歲,現在人類壽命不過120歲,我們就不是上帝的兒子,上帝不會降福我們。
  聖經是一部宣揚男人的書,裏面的觀念都是重男輕女,以男爲主以女爲輔,女人比男人低一等。聖經宣揚的就是男女不平等.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提供一些资料作为参考,因为这是拷贝的一些已经成文的攻击圣经的文章。
http://cef.org.tw/AV/tong/110/110e.html
另外有一篇资料也不错,不是太长,我们转贴于此:

上帝是残暴的吗?                吴慧馨 

   「听啊……这是万军之耶和华点齐军队,预备打仗。你们要哀号,因爲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看哪,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忿恨、烈怒,使这地荒凉,从其中除灭罪人。」(赛十三4-9)
    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忿恨、烈怒,使这地荒凉,从其中除灭罪人。以赛亚用充满暴戾的字眼描绘我们的上帝。事实上,圣经时常描述上帝像战士,是除灭祂仇敌的争战之王。这令细心的基督徒十分困惑,到底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类经文。圣经主张暴力吗?暴力,是否也是爲主争战的方式之一呢?
以色列的救赎者
  在旧约圣经中,随处可见耶和华是是以色列的的拯救者。
  以色列从埃及的捆绑中出来,正是上帝穿上战袍跃上舞台的第一幕。当时的强权埃及,法老王竟遭受挫败,被一位鲜为人知、贫贱之民的上帝所打败。摩西、米利暗和百姓详述这次上帝圣的战果:「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他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耶和华是战士;他的名是耶和华。」(出十五1,3)
    这首「摩西之歌」甚至预先排演了上帝如何带领以色列进入应许之地,使沿途的居民心都消化,如石头寂然不动。战士和跟随者行进到上帝的山上,祂的圣所,在此上帝要建立祂永远的王权。以色列民在安全的红海边上庆祝:「你要将他们领进去,栽于你産业的山上。耶和华啊,就是你爲自己所造的住处。」(出十五:17)
   《民数记》让我们看见在旷野的以色列,像支庞大的野战部队,各支派环绕着机动的指挥中心-会幕,安营。每一支派都被数点,随时备战。会幕里的约柜,是圣神战士(divine warrior)的机动宝座,带领以色列军队打仗。约柜一起行,摩西就呼喊:「耶和华啊,求你兴起,愿你的仇敌四散,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民十35) 
    对抗迦南的战争是上帝自己的战争,这一点很明显。上帝在以色列前头走,指挥作战;以色列则寻求上帝的旨意,跟随祂而行。这些争战,上帝总是以寡击众,基本上以色列的装备只有信心:像对抗埃及的以色列百姓;对抗米甸的基甸;对抗歌利亚的大卫等等。以色列在人类战争史上,像是一个牧羊童,是在软弱中显出刚强战斗力的民族。 
    因爲耶和华安营在百姓中间,带领他们争战,因此以色列军队必须爲战争分别爲圣,谨守一切洁净礼仪。但对许多现代信徒而言,上帝争战的记载却像挥之不去的梦魇。以色列接受上帝的命令,必须倾全力毁灭应许之地城内所有居民、男女老少,甚至吃奶的婴孩。这里所使用「灭绝净尽」的希伯来字是herem,有「禁令」、「祭物」之意。 
    但这些国民的城,耶和华你上帝既赐你爲业,其中凡有气息的,一个不可存留。只要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将这……人都灭绝净尽。(申二十:16-17)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简略报导,我们的眼睛往往飞快扫过:「又将城中所有的,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驴,都用刀杀尽」(书六21)。假如我们稍加思考,这一幕限制级的暴力场面会叫我们掩面不敢看。这样的赶尽杀绝,真是上帝的旨意吗?会不会以色列人听错了?假如是上帝要求以色列这样作,我们基督徒-和平之君的跟随者,应该如何解读这样的故事?又如何向我们的孩子教导这样的事实?在一位争战的上帝身上,我们找得到安慰和道德指引吗? 
    第一,我们须要认识,为上帝的缘故将敌人除灭,并非以色列独有的作风。以色列的邻国都有类似作法,主前九百年左右,以色列的仇敌摩押王米沙,就曾在石碑上刻下他残害以色列民的记录。在摩押人的上帝基抹命令下,摩押王暗袭以色列的尼波城:「杀害所有的人,包括男、女、老、少和仆婢,共有七千。」用米沙的话来说:「这是爲天后基抹所献上的。」而耶和华上帝似乎是将当时战争的作法加以套用,以达到上帝自己救赎的目的。 
    第二,从《创世记》到《约书亚记》,很清楚显示以色列是代替上帝执行审判,迦南人末日的丧钟早已敲响。上帝曾应许亚伯拉罕到第四代,他的子孙就会回到迦南并且承受那地,因爲亚摩利人的罪孽满盈(创十五:16)。迦南人不敬畏上帝到了极处,因此他们首先经历了上帝借着以色列的手,所施行那大而可畏的日子。这场战争,即使我们无法完全体会,确实有上帝的公义在其中。上帝下令彻底灭绝一个国家的审判,甚至包括女人、小孩和婴儿,引起我们剧烈的反感,显出我们对人类罪恶的深度,瞭解实在不够。然而,我们必须提醒自己,人在地上的年限由上帝赐给和收取。更重要的,因着上帝的怜悯,上帝在永世对个人的审判,与祂在这些「主的争战」中对个人肉体的审判,有着不同的层面。 
    在圣战中被打败的仇敌,成爲一种「祭牲」,是「献上给上帝的」。在旧约,所献的祭物和毁灭的物件,都称作herem,意爲「被献之物」,纯粹为上帝。这个将祭物和战事联到一起的字,唤起我们耶利米(「那日是主万军之耶和华报仇的日子,要向敌人报仇。刀剑必吞吃得饱,饮血饮足。因爲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北方伯拉河边有献祭的事。」耶四十六10))和以赛亚(「因爲我的刀在天上已经喝足,这刀必临到以东和我所咒诅的民,要施行审判。」赛三十四5)预言的意象。这里描述耶和华的剑,饮血饮足,饱尝敌人的油,令人産生一种献祭给耶和华的恐怖影像。似乎暗示这些仇敌的罪恶无祭可献,只有以他们自己的性命赎罪。 
    但是,尽管耶和华的争战上帝圣而公义,执行审判的以色列却未必。他们用「不洁的手」拔刀,爲私利掠夺掳物,信靠自己的勇力和计谋,以色列并没有扮演好这公义执行者的角色。 
和以色列爲敌的战士 
    战士却绝非以色列民的万灵丹,上帝圣的约柜也非神奇的护身符;这一点非常明显。以色列在经验中体会到与上帝立约的意义:假如顺服带来胜利的祝福,不服从则带进失败的咒诅。假如上帝会爲忠心的以色列而战,祂也必与不忠的以色列爲敌。荣耀会撤离圣殿,并且上帝将站到敌人那边。在旧约历史潮水的涨退之间,亡国和被掳正是审判的激流临到以色列。圣战逆转的伤痕,在以色列亡国、被掳的耻辱中达到顶点,耶利米哀歌这样唱道:「主如仇敌,吞灭以色列」(哀二5)。 
    上帝和以色列爲敌的争战事件不断,成爲被掳的前兆。这些审判模式,都是依照上帝与以色列所立祝福和咒诅之约。假如以色列顺服圣约,上帝将会保护祂的百姓脱离仇敌:「他们从一条路来攻击你,必从七条路逃跑」(申二十八:7)。假如以色列不听从上帝,咒诅就临到,上帝会让以色列打败仗:「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从一条路去攻击他们,必从七条路逃跑。你必在万国中成爲惊骇」(申二十八:25,译注:照希伯来圣经直译)。像艾城(书七1-5)、何珥玛(民十四:39-45))、以便以谢到亚弗(撒上四:1-11)等战役,都是圣神战士审判以色列的悲惨回忆。但是,以色列却自我膨涨到了极点,全国坚信免灾祸的乐观神学思想。在撒玛利亚,就有先知阿摩司,斥责那些把将要来的「耶和华的日子」,看成是以色列得胜之日的百姓:「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爲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摩五18)。北国最后的结局是被亚述击败,并且遭到放逐。依照以色列圣约上的语言来说,这正是耶和华的刀。 
    在不幸的宣告中,包括阿摩司在内,先知们都宣告了盼望。审判的异象总是伴随着期盼耶和华日子来到,那时主将除灭一切仇敌,伸张王权,更新祂的子民和一切被造,主的荣耀将要充满天地。在这出剧,受造之物并非被动、用完即可丢弃的背景,相反的,是积极的参与者、忧心的目击证人和受苦的主角。正如保罗所言:「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罗八:19-23)。当上帝在审判中宣战:雷声大作、受造之物也跟着枯萎雕谢,大地震动、大海奔窜、丰收与欢乐止息(鸿一:2-6;哈三:8;赛二十四:1-13);受造之物实际上也参与了这场战争。像迦南人描绘暴风雨之上帝那样的比喻,也正是形容以色列战上帝的正记标志之一:「用云彩爲车辇,借着风的翅膀而行」(诗一零四:3)。当上帝得胜,整个自然秩序翻转;受造之物重新得力,林中树木欢然歌唱(诗九十六:11-12),令人愉悦的赞美「新歌」充满四周(诗四十:3;九十六:1)。很明显这不只是国家之间的冲突与争战;更是圣神战士向整个受造秩序宣示祂的主权。 
  后期先知,在以色列亡国的阴影中,在画布上描绘着审判、救赎和恢复时,更多突显战役的上帝圣层面。在黑暗的失败之上,总有大盼望。在以赛亚更新的壁画上,圣神战士一再出场:在旷野有道路爲祂的来到豫备(赛四十:3-10);祂从勇士手中抢回被掳之人(赛四十九:24-25);有声音呼唤圣神战士兴起,好拯救以色列并带领他们归回锡安(赛五十一:9-11);有使者登山报告得胜的佳音(赛五十二:7-10)。更叫人震惊的一幕,是从以东来的圣神战士,装扮华美又大有能力,衣服上沾满了血。见无人帮助祂,以色列中无战士能施行救赎,祂遂以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独力击败仇敌(赛六十三1~6)。 

-本文参考自丹尼.莱得(Daniel G. Reid)、传培.朗门(Tremper Longman III西敏神学院旧约教授)InterVarsity出版社工具书。《争战之上帝》(God Is a Warrior, Zondervan)。 
页次:40/40页 每页15条 总计588条 首页 上一页 尾页
分页:34页 35页 36页 37页 38页 39页 40页

© 版权所无,欢迎转载。Copyleft 2003.天主教在线 【佳播工作室】
咨询Email:chinacath.org#gmail.com
本答疑系统属于天主教在线,本站许可大家在任何地方使用我们提供的答案,唯在对答案做任何修改时,请事前通知我们。

 
  教义教规 圣经疑难 婚姻家庭 伦理问题 生活问题 其它问题 教堂查询
天主教是否拜偶像 如何加入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基督教还是天主教
怎样理解三位一体 基督教提出的几个问题 玛利亚的地位 教友能给已故亲友烧香吗
有关创造的几个问题 圣经中血腥情节描写 基督教与天主教诠释圣经 《圣经密码》可信吗
天主教徒与外教人结婚 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 婚姻问题集锦 II III IV 婚前性行为的问题
从教律看婚姻 道德两难的疑问 为何天主准许恶在世上 手淫是一种罪吗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力 星期五可以吃肉吗 早恋在天主教是犯罪吗 圣神同祷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