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站主页 在线答疑 答疑旧版
  【系统公告:
1、为了他人的阅读方便,请选择问题相应的栏目并拟好问题的标题。
2、提问时选择保密留言而没有设置密码的问题将被直接删除,不予回复。
3、为了确保回复的质量,我们可能会迟延几天回复您。

分类查看:[全部问题 认识教会 教规教义 圣经问题 伦理问题 婚姻家庭 其他问题]

标题关键字

NO.9131:[圣经问题]疑惑「4/21/2025 7:54:02 PM」 [ QQ:1438788719 邮箱:1438788719@qq.com ] (提问)
Male
罪魁
 
施比受有福的施是施舍,给予,奉献的意思吗?圣保禄说的美好的仗是不是说每个人要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也就是领受并践行自己的圣召,只是圣召需要人们去寻找?
NO.9130:[伦理问题]「4/19/2025 2:28:16 PM」 [ QQ:1438788719 邮箱:1438788719@qq.com ] (提问)
Male
夜空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NO.9129:[圣经问题]困惑「4/17/2025 1:42:45 AM」 [ QQ:1438788719 邮箱:1438788719@qq.com ] (提问)
Male
夜空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NO.9128:[教规教义]是否继续考虑圣召「4/16/2025 5:55:10 AM」 [ ] (提问)
Male
求问圣召的小白
 
尊敬的神父/修女您好,我想咨询有关圣召的问题:我来自于南方的非信仰家庭(atheism),自己先信仰了新教,后因感召转信天主教,心中一直有着成为牧师/司铎的想法。但这几年来进行了有限尝试,都不是很成功。据朋友分析,可能由于我的非信仰家庭背景、曾是新教基督徒、学历较高有关,导致我不是个好控制的候选人。请问我还要坚持继续信仰天主教并求问圣召吗?如果此时新教给于了我一个机会,我是不是转回新教接受牧师训练会更好些?
NO.9127:[认识教会]亵圣「4/6/2025 5:20:43 PM」 [ QQ:39870745 邮箱:3987074584@qq.com ] (提问)
Male
困惑
 
还有就是,我是新教徒,在领圣餐前犯了像手淫这样的大罪,可是没有告解的渠道,这样算不算亵圣?如果算的话,我是不是不应该领圣餐,除非自己没有犯大罪。我们一般一个月领一次圣餐,老家三个月一次。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关于你提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信仰问题,尤其是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关于圣餐、告解和大罪的理解有所不同。我会尽量以尊重你的信仰背景的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天主教对于圣餐(圣体)的理解是非常严谨的,尤其是在犯了大罪之后是否可以领圣体这个问题上。天主教教义认为,在领受圣体之前,如果一个人犯了大罪(例如手淫、严重的谎言、仇恨等),必须先告解(通过告解圣事)。这样,才能恢复与天主的关系,才能配得上领受圣体。否则,天主教会认为这会构成亵圣行为,因为没有经过悔改与赦免,领受圣体是对圣体的不尊重。

但是,你提到自己是新教徒,在新教中,圣餐的理解较为宽松,但依然非常重视悔改和内心的洁净。在新教里,大多数教派的教义认为,若你认真的反省过自己并为自己的罪悔改,虽然没有通过告解的正式途径,但依然可以在主前得着宽恕。新教更强调个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心的悔改。

针对你的具体问题:
亵圣的定义:在天主教中,亵圣是指不洁净的心态或者没有悔改的情况下领受圣体。如果你犯了大罪,但没有通过告解获得宽恕,确实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圣体的行为。 但是,如果你是新教徒,并且为自己的罪悔改,内心真诚向神忏悔,这种情况下,神是会宽恕你的。你不必太过于焦虑,重要的是你是否真诚地悔改并寻求与神的和好。

领圣餐的准备:新教徒在准备领圣餐时,也有强调要“清洁自己的心”。通常情况下,新教教会会鼓励信徒在领圣餐前,内心自省,悔改,寻求神的宽恕。如果你犯了像手淫这样的罪,真诚悔改是关键。如果你没有机会通过告解的正式途径得到赦免,你可以通过个人祈祷来向天主表达悔意,寻求神的宽恕。

是否应该停止领圣餐: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未完全悔改,或者对自己的悔改不够确信,可以暂时决定不领圣餐,直到你感觉自己心灵上更为洁净、与神和好。你不需要因为一次犯错就永远与神隔离。神看重的是悔改的心,而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每次领圣餐之前自省、悔改,是我们与神更深连接的机会。
NO.9126:[其他问题]校园与社会「4/6/2025 5:08:34 PM」 [ QQ:39870745 邮箱:3987074584@qq.com ] (提问)
Male
困惑
 
我是一名大学生,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明明自己下了很多功夫,结果往往出力不讨好。好像大家都喜欢欺负老实人,却巴结那些强势的人,性格和职务上的强势。而且大家总是表里不一,喜欢背后蛐蛐别人,以为关系要好的同学实际上并没有多好。有些时候习惯迁就他人,结果招致人家的得寸进尺,而恶语相向后自己也会后悔,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我该怎么办另外,教会对于开玩笑有没有什么禁止的地方?另外,教会对于开玩笑有没有什么禁止的地方?

[天主教在线] 回复:
你现在所经历的这些委屈、冲突、孤独,其实是很多在认真活着、愿意善待他人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这个环境里:人际关系还很幼稚,情感还不稳固,很多人也还没学会如何尊重别人、诚实对待感情和人际边界。
你之所以会这么痛,是因为你认真,是因为你心里有“我该怎么更善良、更对得起良知”的挣扎。你不是随便活着的人,这已经是一种美德。

出力不讨好,为什么受伤总是老实人?
因为善良、诚实、迁就的人,通常有以下特点:不太愿意争抢功劳,不会在人前炫耀自己做了多少,更愿意背后默默努力,害怕冲突,宁可忍耐,这些本来是优点。但在一个功利、不成熟的群体中,容易变成“软柿子”一样被对待。
这并不是你的错。只是现实中,人的软弱会趋利避害,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尊重善良。但你要记住:“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玛5:5)
天主看见你所做的一切,即使世人看不见。祂并不要求你成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人”,祂希望你成为忠于自己良知、以爱与勇气生活的人。

为什么人际关系这么“假”?
大学里的友情往往比较“外壳化”——尤其如果大家习惯互相消费对方、八卦彼此、合群胜于真诚。你不必因此怀疑人与人之间存在真挚联系的可能性。只是需要时间,需要筛选,也需要你不断地辨别:这个人是否值得我投入感情?
你可以问自己三件事:
和这个人在一起,我是否能做真实的自己?
他是否尊重我、倾听我、也愿意为关系投入?
在我不顺的时候,他会不会悄悄疏远甚至嘲笑?
如果不能——那就不必强求“友情”。保持尊重就好,不一定要深交。

但,总是迁就,反被得寸进尺怎么办?
圣方济各·沙肋爵曾说:“温柔,不是软弱;耐心,不是退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善良,但必须有边界。
你可以试着练习几种说法,既礼貌又坚定地表达界限:
“这个我没办法答应,希望你理解。”
“我不太舒服这种说法,我们换个话题好吗?”
“这次我真的需要为自己考虑一下。”
而当你忍不住说了重话、又感到懊悔,不要定罪自己太久。学会复盘:“下次我是不是可以早点说清楚?是不是可以先保持冷静?”这样你会越来越成熟,而不是越来越压抑。

教会如何看“开玩笑”?
教会的确没有专门的教理条文。实际上,教会并未明确列出开玩笑是否禁止,而是强调任何话语行为都应该基于爱与尊重。如果一个玩笑伤害了他人,尤其是有恶意或伤害性,那么它就违背了教义中的爱德原则。
关于幽默和开玩笑,天主教的教义强调的是要有“爱”的基础。在《圣经》中的很多教导和圣徒的写作中,我们看到笑和幽默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现,但它不能伤害他人,不能侵犯他人的尊严。
所以,简言之,如果开玩笑是为了建立友好关系、带来欢乐,并且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它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它是在贬低他人、恶意伤害或嘲笑他人的弱点时,它就超出了天主教教义的宽容范围。
应该避免的玩笑:
❌ 拿外貌、家庭、信仰、出身等攻击性话题嘲笑他人
❌ 在对方明显不舒服时仍继续开玩笑
❌ 嘲笑他人信仰、价值观、脆弱之处
❌ 打着“幽默”名义,表达怨气、讽刺

一句话:开玩笑不应背离仁爱,不应让人羞辱和伤心。

最后,我该怎么面对这些混乱的现实?
你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楚的方向:“我不想变得恶毒,但我也不想再任人摆布。”
这就是天主希望你拥有的样子——温柔而坚定,谦卑又有智慧。
你现在处在一条很难的路上:要在现实中保持良善,在良善中锻炼力量。所以你会感到疲惫,会疑惑,也会时不时怀疑“这样的生活到底值得吗”。
但请你相信——这就是你通往成熟和圣德的必经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走,圣神就在你身边,天主知道你的一切挣扎,也为你的良知感动。
NO.9125:[其他问题]决心改变「4/5/2025 1:35:35 PM」 [ QQ:1438788719 邮箱:1438788719@qq.com ] (提问)
Male
夜空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9124:[教规教义]基督徒的日常宗教活动「4/3/2025 6:15:26 PM」 [ ] (提问)
Male
lou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9123:[伦理问题]取向问题「4/3/2025 9:55:23 AM」 [ ] (提问)
Male
ll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9122:[认识教会]有益的知识「3/31/2025 3:46:14 PM」 [ QQ:3987074884 邮箱:3987074584@qq.com ] (提问)
Male
罪人
 
效法基督一书主张不需要学习对灵魂得救无益的知识,请问这个标准是什么。此外,这是不是只针对平信徒而言,因为护教家们在论战时不可避免要读一些于信仰不符的书。另外,本书还指出要默默无闻,作者在自省时提出这一观点(他认为比自己精通圣经的大有人在)。一些职业注定要抛头露面,比如说律师,记者。如何看待之间的冲突。请快快回答,因为vpn快到期了,谢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效法基督》中“对灵魂无益之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效法基督》第一卷第一章,非常有名:“谁若愿意学习对灵魂无益的知识,他必会失望地发现,到头来只是浪费时间。”
这里的关键词是:“对灵魂无益”,并不是说所有非神学知识都是无用的,而是强调:“知识”是否助你更爱天主?是否促使你谦卑、悔改、修德?是否使你从骄傲、自满、空谈中脱离?
这本书写给追求灵修生活的人,它关注的是“心灵归向天主”,而非“知识增长”本身。
举个对比:你研究哲学、文学、历史、医学……若目的是更好地认识真理、服务他人、荣耀天主,就是对灵魂有益的;反之,你若求知只是为了争胜、炫耀、炫技,哪怕是读圣经,都可能变成“无益”。
“多读圣经,不如多行一字。”这正是《效法基督》的精神。
所以,这句话的重点不是限制知识的种类,而是提醒我们注意内心的取向。

那么,是否只适用于平信徒?护教家/学者需要广泛阅读吗?
《效法基督》是一本灵修书,不是教会法典,也不是教义概要,所以它的语气常是“属灵劝勉式”的,适用于一般信友修身养德。
但你说得对,护教家、神学家、甚至平信徒在面对时代思想冲击时,确实需要读一些信仰以外、甚至相反的著作。
比如:圣多玛斯熟读亚里士多德;圣奥斯定深入柏拉图主义;许多现代耶稣会士研究马列、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
所以,只要目的纯正,是为了理解对方思想、保护教义、引导人归向真理,这种“广博阅读”不仅不违背信仰,反而是“爱的侍奉”。
这也是为什么教会始终支持正当的学术探索,圣文德、圣巴西略、甚至教宗本笃十六本身都是非常博学的人。

“默默无闻”vs“公众职业”:如何理解这种张力?
即便你是律师、记者、演员、教师——身处聚光灯下,你的内心仍然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即:不为自己名声而工作;不把成功当作人生的意义;在功成名就中仍保有祈祷、忏悔、依靠天主的心。这是内在的“默默无闻”,不是字面意义的“隐居山林”。

教会从不否认正当的职业与公共角色。许多圣人本身是王侯将相、法官将军、医生作家:
圣托马斯·摩尔是英国大法官,最后为信仰殉道;
圣芳济·沙雷是贵族出身、神学博士、主教,写了《虔诚生活指南》给平信徒。
《效法基督》强调的是:你工作的“方式”和“动机”是否让你更像基督?

最后,访问浏览在线答疑是不需要翻墙的。
NO.9121:[伦理问题]想明白了「3/29/2025 11:30:34 AM」 [ QQ:1438788719 邮箱:1438788719@qq.com ] (提问)
Male
夜空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9120:[伦理问题]如何过节制的生活「3/29/2025 7:44:15 AM」 [ QQ:1438788719 邮箱:1438788719@qq.com ] (提问)
Male
夜空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9119:[伦理问题]如何活的光明磊落「3/29/2025 1:03:46 AM」 [ QQ:1438788719 邮箱:1438788719@qq.com ] (提问)
Male
夜空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9118:[其他问题]堂区表明洗礼后没有洗礼证「3/26/2025 4:04:19 PM」 [ ] (提问)
Male
梅瑟
 
全球通用的天主教洗礼证明,到海外可以使用,为了以后方便,那是否得换个堂区洗礼

[天主教在线] 回复:
洗礼只能举行一次,若是无效或怀疑无效,才可以有条件的重新举行洗礼。在某一个堂区接受洗礼后,堂区主任开局的洗礼证明,经过翻译,的确全球通用。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人要在哪个堂区接受洗礼呢?
天主教会通常有一些基本的“属地原则”和“牧灵实际情况”结合来判断。下面分几个方面说清楚:
一、一般原则:按你“常住地”的堂区为主
教会的规定:原则上,一个人应该在自己“居住地所属的堂区”接受洗礼。
“居住地”不是户口,而是你常住的地方。比如你在A市上大学或工作,即使户口在老家B市,你的堂区也应该是A市你住的地方所属的堂区。
所以,你平时常去哪个堂区、接受哪位神父的牧灵关怀,那个堂区就有责任为你办理洗礼和相关教理课程。
中国人移民到海外,或者常年在国外做生意,如果已经有了绿卡或者已经买了房,打算在那里住下去,家里有孩子需要领洗,就需要去离你最近的堂区。如果一个人在某地居住,虽然不是永久定居,但有意愿住满至少三个月,这叫准住所。你在某地有“住所”或“准住所”,就等于你属于那个地方的堂区;那个堂区的神父就对你有牧灵责任,例如安排洗礼、主持婚配、处理临终圣事等;所以你在外地生活了一段时间(3个月以上),即使不是户口所在地,你也可以在那里的堂区受洗,这是合法合理的。

二、可以在别的堂区洗礼吗?
可以,但有一些条件或礼貌上的步骤:
如果你希望在别的堂区接受洗礼(比如:教友朋友在那里、喜欢某位神父、教理课程安排得更好等),你通常需要:
向你“常住地”堂区说明情况;
得到该堂区本堂神父的许可(或称“同意”);
这个许可有时是书面的(叫“放弃权利函”或“转堂许可”),有时是口头的,看当地堂区怎么操作。
洗礼登记必须备案:
不管你在哪个堂区受洗,洗礼记录必须记入你受洗的那个堂区的“洗礼簿”中;
日后需要圣事证明(比如结婚、领坚振等),都要找那本簿子。

三、如果是慕道者,怎么办?
你应该尽量在你最常参加弥撒、最熟悉的堂区报名慕道课程。
有的城市一个堂区很远,另一个近,那就可以选择方便你交通、生活的堂区。
跟堂区神父谈一谈是关键:神父会帮你判断是否可以在本堂区准备和接受洗礼,或需要从别的堂区转来、转去。
NO.9117:[认识教会]堂区神父基本教义理解有问题,是否影响参与弥撒「3/25/2025 12:00:51 PM」 [ ] (提问)
Male
保禄
 
比如,堂区神父说原罪不是通过血缘传播的

[天主教在线] 回复:
这个说法其实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在天主教神学里,“原罪”确实不是像某种生物性的基因那样通过“血缘”来传播的,而是更深层的、与人类本性有关的灵性状态。我们可以稍微展开说一下。

根据《天主教教理》第404条指出:“原罪是以类比的方式被称为「罪」:它是「感染」而非「触犯」的罪,是情况而非行动。”
“感染”指的是:所有人类都从亚当继承了一个受损的人性,而非他个人的罪行本身。
换句话说,原罪并不是“血缘”上的遗传,而是透过“人类本性”的传递。所有人类都共同拥有同一个“堕落后的人性”,因此每一个人一出生时就在这种境况中。

那“血缘”在这里有没有一点关系?
从物质角度看,血缘当然是人类传递人性的方式之一。但教会的用词更精确地避开了“血缘”这个字眼,是为了强调:
原罪不是身体上的疾病或缺陷。
也不是一种生理上的“遗传病”。
而是一个灵性和存在状态——一种“缺失恩宠”的状态。

可以说他是从神学角度讲对了重点,避免让人误以为原罪像某种DNA疾病那样“透过血缘”遗传。但如果他说得很笼统,没有补充解释“原罪是如何传播的”,那可能会让人误解成“原罪根本不会遗传”或“与人类历史无关”,这就不太准确了。

有时候我们理解原罪比较困难,不妨用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朝廷中一位宰相得罪了皇上,被革职充军,革职之前,他所有生的子女都自然的具有某种显赫的地位,但被革职后,他所有的子女都一共受到了连累,失去了名誉地位。他若是再有子女,或者他的子女所生的子女,也都是从一生下来就没有了以前那种荣耀。所以,这不是说他们的子女一生下来就犯了某种罪,而是天生缺少一种革职前的那种与皇帝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原罪,不是说我们触犯了什么罪,而是亚当触犯的罪失去了与天主与人之间的那份原始义德,我们一生下来天生就没有那份与天主的亲密关系,所以才要借助洗礼与天主重归于好,恢复与天主之间缺失的那份恩宠。
页次:1/609页 每页15条 总计9131条 首页 下一页 尾页
分页:1页 2页 3页 4页 5页 6页 7页 8页 9页

© 版权所无,欢迎转载。Copyleft 2003.天主教在线 【佳播工作室】
咨询Email:chinacath.org#gmail.com
本答疑系统属于天主教在线,本站许可大家在任何地方使用我们提供的答案,唯在对答案做任何修改时,请事前通知我们。

 
  教义教规 圣经疑难 婚姻家庭 伦理问题 生活问题 其它问题 教堂查询
天主教是否拜偶像 如何加入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基督教还是天主教
怎样理解三位一体 基督教提出的几个问题 玛利亚的地位 教友能给已故亲友烧香吗
有关创造的几个问题 圣经中血腥情节描写 基督教与天主教诠释圣经 《圣经密码》可信吗
天主教徒与外教人结婚 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 婚姻问题集锦 II III IV 婚前性行为的问题
从教律看婚姻 道德两难的疑问 为何天主准许恶在世上 手淫是一种罪吗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力 星期五可以吃肉吗 早恋在天主教是犯罪吗 圣神同祷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