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站主页 在线答疑 答疑旧版
  【系统公告:
1、为了他人的阅读方便,请选择问题相应的栏目并拟好问题的标题。
2、提问时选择保密留言而没有设置密码的问题将被直接删除,不予回复。
3、为了确保回复的质量,我们可能会迟延几天回复您。

分类查看:[全部问题 认识教会 教规教义 圣经问题 伦理问题 婚姻家庭 其他问题]

标题关键字

NO.447:[教规教义]念玫瑰经的问题「2/12/2008 6:39:00 PM」 [ ] (提问)
Male
东郭先生
 
请问  我们念玫瑰经,求圣母转求天主,属诸圣相通功,诸圣相通功我信,但我们呼求圣母,圣母能听见吗?圣母是全知的吗?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求,或在心里求圣母知道我们在求她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敬请答复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念玫瑰经是在纪念和默想圣母在以基督为中心的奥迹中的角色,诸圣相通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说一种共融,当我们过分强调这是一种互通有无的时候就扼杀了诸圣相通功的真实意义,所以,现在比较倾向翻译为共融,这个词比较清楚的反映出一种内在生命的共享经验。

圣母既不是全知的,也不是全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圣母不知道我们的呼求,更不意味着圣母不能帮助我们。如果将念玫瑰经纯粹视为一种求恩的话就将玫瑰经的本意倒置了,现成成形的玫瑰经不过是要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进入救赎奥迹的默想中,借着不断重复的圣母经将我们的祈祷就像浪涛不断的拍打海岸一样去撞击天主的胸怀,在涛声的喃喃呓语中化为一种单纯信赖的祈祷,伴随着生命节奏的跃动使我们失去所有的自我防护而投入到天主的律动中。

念玫瑰经就是要让我们去不断的将自己的意识投向天主,因此,对各端奥迹的沉思默想也仅仅成为一个工具,在我们重复的疲惫的时候稍微暂停,在短暂的沉思后又开始不断的借着圣母转向天主。圣母,不是我们祈祷要投入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终极目标只有天主一个,但是,圣母却是到达基督最快的捷径,而基督则是天人之间的中保,借着基督我们到达天父。

就像圣母曾经用她那颗敏锐的心发现了婚宴中酒缺了,马上告诉了他的圣子耶稣。我们基于这种信任于依赖,也相信圣母永远在他圣子的身旁,注视着我们,更体察着我们的匮乏。


NO.446:[其他问题]为何恾然?「2/12/2008 4:01:53 PM」 [ QQ:593290156 邮箱:593290156@qq.com ] (提问)
Male
亂丗佳魜
 
我的主,我做错了好多事,不知到该怎么办,其实,我也不想这样的,可就是错了,这么久都没能去教堂告解和忏悔。在这里我诚恳的请你您原谅我.....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好像您的留言并不是问题,倒像是一个公开忏悔。如果这种忏悔能让您良心平安也是值得的。

NO.445:[认识教会]我想听圣经「2/12/2008 12:23:23 PM」 [ ] (提问)
Male
zhu
 
佳播您好:我要向你打听一下,哪里有讲圣经,讲了通俗易懂,讲了和于丹讲<论语>一样,讲得通俗易懂,我是上海的靠近徐家湾,我想听圣经。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如何将比《论语》更早的《圣经》用现代人能听懂能理解的方式讲出来是要理讲授员,特别是讲授圣经的人不断去锻炼自己,不断去在教会的训导内寻找新的诠释方法的工作,因为圣经不只是为了古代的人,也是为了我们这些现代的人。当然,不是所有的讲解圣经的人都会掌握根深的圣经知识和系统的解经方法,然后在新的方式下诠释出来,就像全中国能像于丹那样讲《论语》,像易中天那样品《三国》的人并不多。所以这样的工作适于教会内一个固定的团体或者比较专业的人士制作出一些能适合大众的圣经课程或讲授。把圣经讲的过于神秘和艰深,或讲不出什么东西可能会失去很多的聆听者。

可是,圣经是非常独特的,他既不同于《论语》也不同于《三国》,既不是教导,也不是小说故事。从本质上来说,是形成文字的天主的话。是天主对我们说的话,不只是给那些古代的人说的。所以,圣经的话是活的,更好说基督徒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对圣经的诠释,而不是根据圣经所出来的教导。圣经离开了教会团体的生活就有可能被视为小说或科研对象,甚至还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密码”。我们的误区就说很多时候将圣经视为一部书,而没有意识到圣经其实就是在基督徒每日生活中的动态性诠释。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圣经中每一部书都是一个时代中某个团体对信仰生活的反省和诠释,是一种信仰的表达。无论创世纪还是出谷记,玛窦福音还是保禄的书信,都是对已经存在的信仰生活的一种诠释。

那么,在我们鼓励大家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法将圣经讲授出来的同时,一定要避免出现一种危险,就是将圣经等同于文学著作而不是信仰生活。团体中的信仰生活比那种吸引人的讲授更符合圣经的精神和圣经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的本意。

最后,我们希望大家能正确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好的方法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了。

上海的教会最近几十年来发展的很快,而且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经验,找一个能学习圣经的地方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厌其烦的再次提醒,圣经是一种生活。

NO.444:[其他问题]个人问题「2/12/2008 4:30:06 AM」 [ ] (提问)
Male
小龙
 
问题已被移走。

[天主教在线] 回复:
请直接和我们的QQ 1152308 联系。
NO.443:[婚姻家庭]感情问题「2/11/2008 10:41:53 PM」 [ QQ:452390517 邮箱:jwb.ld@tom.com ] (提问)
Male
Joseph-J
 
佳播您好:
    首先愿天主的慈爱降福您们,祝您们新年快乐。
    今天忽然想来请教一些感情方面的问题。
    纵观现代社会感情问题,男女之间的爱情,似乎存在在许多不良的因素,可以说不是那么的纯洁,不像我们基督所教导的爱的真谛。(存在于某些)特别是青少年。
    今天请教的方面是:关于如何劝(引)导青少年感情问题。就是如何用我们天主的教诲去引导世俗的青少年处理遇到的感情问题。比如:择友、交往、贞节等等一些相关方面的问题。
   当然,我个人感觉这方面在现今社会比较重要(个人观点),特与此请教您们。
   最后,谢谢您们。愿天主降福您们及您们的事业。光荣天主。
                                               
                                      joseph-j   08.2.11

[天主教在线] 回复:
从源头上来说,“爱”或“感情”在教外贤哲的教导,还是在基督的教导中都是纯洁的,之所以有时会有一些不良因素的存在是因为受到了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潮流,各种思想意识,人类的自私等等。基督宗教中对于爱的理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爱仇。
在教导青少年有关感情方面的问题时,要顾及各方面的因素。教会有关性、爱情、家庭的教导有其非常独特的一面,这是在社会教导中无法找到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教会的这种教导并无意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一定要借助与社会上已经有的善良而有效的方法,比如,教会的教导里不专门提供有关心理咨询、如何择友相亲等等的层面。我们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说在做这样的教育工作时,不可只偏向一方面。所以,当我们教导青少年这些方面的问题时不是脱离社会上适当而有益的方法,但也不能把教会的教导沦为一种社会教育。
教会有关这方面的比较公开而正式的论述可以在《天主教教理》中找到,当然,教会的传统是一个活的传统,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习惯应该继续发扬下去,对那些已经变形的习惯和意识要逐步的根据个地方教会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和纠正。
NO.442:[伦理问题]天主教徒能不能用他人精子「2/11/2008 7:56:09 PM」 [ QQ:547146478 邮箱:wyxwxq@126.com ] (提问)
Female
小蓓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441:[婚姻家庭]询问圣经原文出处「2/11/2008 3:56:26 PM」 [ QQ:407901576 个人网站:随便问问 ] (提问)
Male
天主教徒
 
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我们还以为他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和贬抑的人,可是他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罪恶,因他受了惩罚,我们便得了安全,因他受了创伤,我们便得了痊愈.这句话出自那部书的几章几节?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出于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3章3-5节,原文为: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真是个苦人,熟悉病苦;他好象一个人们掩面不顾的人;他受尽了侮辱,因而我们都以他不算什么。然而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我们还以为他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和受贬抑的人。可是他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了我们的罪恶;因他受了惩罚,我们便得了安全;因他受了创伤,我们便得了痊愈。
NO.440:[伦理问题]婚前性行为的问题「2/11/2008 12:39:09 PM」 [ 邮箱:zhouyawen1@sina.com ] (提问)
Male
sneer123
 
07年6月即将大学毕业,而我大学期间爱恋一位男生,因种种原因一直未确立恋爱关系。07年5月一时糊涂,以言语挑逗该男生,某日,得机会遂与我睡在一起,(当晚并未发生关系,约1个月之后才有实质关系),并与我确立恋爱关系至今(期间一直同居)。我尚瞒着父母,因家教很严,双亲知道此事会无法接受。
真心请教此情况有无可能被宽恕?婚前性行为是大罪

[天主教在线] 回复:
http://www.ccccn.org/article/guia/dayi/moral/2008-01-06/1367.html 我们在这里汇集了所有与此相关的问题与答复,希望您能先阅读一下。
婚前性行为固然属于大罪,但是只要悔改了就一定会被宽恕的。
NO.439:[婚姻家庭]婚姻问题「2/11/2008 6:58:27 AM」 [ 邮箱:ouyouyou952@sohu.com ] (提问)
Female
flora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438:[其他问题]有关弥撒礼仪的几个疑问「2/10/2008 9:50:35 PM」 [ QQ:94168905 邮箱:xuyuesefus@126.com ] (提问)
Male
忘情水
 
第一请问弥撒中的天主经为什么没有阿门?
第二为什么亡者弥撒没有互祝平安?
第三领完圣体后为什么还走到圣像前向其行鞠躬礼?

[天主教在线] 回复:
第一请问弥撒中的天主经为什么没有阿门?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在谈到天主经(Oratio dominica)的时候这样说:“我们在天主经中祈求日用的食粮﹐这对信友而言﹐尤指基督圣体。我们也求主宽免罪过﹐为能以真正圣洁的心灵领受那圣洁者。主祭邀请众信友祈祷﹐信友与他一起念天主经。然后主祭一人继续念‘附祷经’(embolismus)﹐会众则以赞颂词作结束。附祷经是把天主经的最后一项祈求加以发挥﹐为全体信友祈求脱免凶恶的权势。(参阅81号)”
天主经也称为“主祷文”,就是主耶稣亲自教给我们的祈祷经文。又称七求经,祷文如下:
我们的天父,
愿你的名受显扬,
愿你的国来临,
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
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
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
不要让我们陷於诱惑,
但救我们免於凶恶。  
我们现在是这样结尾的,但是天主教教理在2760号这样说:“很早的教会礼仪以光荣颂结束主祷文。在《十二宗徒训言》中,有‘权威与光荣永归於 ,万世常存’这一句;《宗徒训诲录》在全句之前又加上‘万国’一词,成为今日合一祈祷采用的经文。东方拜占廷传统,在‘永归於 ’之後加上‘父、子、圣神’。《罗马弥撒经书》则以明确的远景发挥最后一祈求:‘期待着永生的幸福’(铎2:13)和救主耶稣的来临,然后才是信众欢呼,就是《宗徒训诲录》的光荣颂。”按天主教教理第2855号,这两句与前三句:“愿祢的名受显扬,愿祢的国来临,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重复。因此十六世纪以后,天主教不鼓励在天主经内重复这两句。只有在弥撒中会保留它们。在弥撒念完天主经后,会念《光荣颂》即“天下万国,普世权威,一切荣耀,永归于祢”。
至于究竟为什么在弥撒中我们不加“阿门”,教会官方的解释我们暂时没有找到,所以也暂时猜测的回答几种可能。一种是耶稣在教导我们用这些话向天父祈祷的时候并没有加上“阿门”,另外一种也是我们愿意主张的,就是天主经和天主经之后的“附祷经”(embolismus)以及随之而来的信众的赞颂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直到主祭以祈祷结束:主耶稣基督,祢曾对宗徒们说:“我将平安留给你们,将我的平安赏给你们。”求祢不要看我们的罪过,但看祢教会的信德,并按照祢的圣意,使教会安定团结,祢是天主,永生永王。到这个时候信友才回答:阿们。换句话说,弥撒中的天主经已经进行了扩展,不只包含七祈求,信众的赞颂,还包含了主祭为和平及教会的祈祷。而“阿们”的意思就是“愿这一切得以实现”,即实现天主在此祈祷中所教导我们的一切。我们最近经常创一些新词汇,其实弥撒中的这个天主经我们想应该称为“大天主经”比较合适。

第二为什么亡者弥撒没有互祝平安?
我们查阅了2002年版的罗马弥撒经书总论,没有发现在亡者弥撒或者说追思弥撒中不必行互祝平安礼的说法,因此,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地方习惯。针对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我们既不反对,也不提倡。

第三领完圣体后为什么还走到圣像前向其行鞠躬礼?
这也是一个习俗问题,没有什么理由,只是习惯而已。不过,出于尊敬的礼节切莫影响了领圣体后的的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在那一刻,只有我,和爱我的那位。
NO.437:[其他问题]请教个问题「2/10/2008 2:39:06 PM」 [ QQ:814352601 邮箱:paosiko@126.com ] (提问)
Male
鲍斯高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436:[教规教义]教友是否可以买彩票或把投资股票等作为职业「2/10/2008 8:50:30 AM」 [ ] (提问)
Male
joseph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个教友,多年前工作之余投资股票,现已将它做为职业.我们也规劝他放弃炒股,寻找其他正当职业.他本人认为:第一,符合国家法律.第二,由于年龄关系工作较难找,而且即便有单位聘用由于支付工资较低不足以支付还贷款及生活费等开销.另外,我的一些教友朋友业余买彩票.请问教会对此方面的训导及建议是什么?谢谢!(紧急!!!重要!!!)

[天主教在线] 回复: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具有不可偿还性、参与性、收益性和流通性,但是同时也具有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例如,称雄于世界计算机产业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当其业绩不几时,每股价格曾高达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战。出现经营失策而招致亏损时。股价又下跌到40美元。
目前,对于股票的基本作用大家都认为只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对上市公司的好处 
(1)股票上市后, 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因而容易吸收投资大众的储蓄资金,扩大了筹资的来源。 
(2)股票上市后, 上市公司的股权就分散在千千万万个大小不一的投资者手中,这种股权分散化能有效地避免公司被少数股东单独支配的危险,赋予公司更大的经营自由度。 
(3)股票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票行情及定期会计表册的公告,起了一种广告效果,有效地扩大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信誉。
(4)上市公司主权分散及资本大众化的直接效果就是使股东人数大大增加,这些数量极大的股东及其亲朋好友自然会购买上市公司的产品,成为上市公司的顾客。 
(5)可争取更多的股东。 上市公司对此一般都非常重视,因为股票多就意味着消费者多,这利于公共关系的改善和实现所有者的多样化,对公司的广告亦有强化作用。    
(6)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确定。    
(7)上市公司既可公开发行证券, 又可对原有股东增发新股,这样,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就很充分。    
(8)为鼓励资本市场的建立与资本积累的形成, 一般对上市公司进行减税优待。 
当然,并非所有的大公司都愿意将其股票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美国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公司,它们不是不能满足交易所关于股票挂牌上市的条件,而是不愿受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证券上市的种种限制。例如,大多数股票交易所都规定,在所里挂牌的公司必须定期公布其财务状况等,而有的公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而不在交易所挂牌了。 

2.对投资者的好处    
(1)挂牌上市为了股票提供了一个连续性市场, 这利于股票的流通。证券流通性越好,投资者就越愿意购买。不过,在交易所挂牌股票的流通性却不如场外市场上股票的流通性。这里多数股票都在场外流通的一个重要原因。    
(2)利于获得上市公司的经营及财务方面的资料,了解公司的现状,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3)上市股票的买卖,须经买卖双方的竞争, 只有在买进与卖出报价一致时方能成交,所以证券交易所里的成交价格远比场外市场里的成交价格公平合理。    
(4)股票交易所利用所传播媒介, 迅速宣布上市股票的成交行情。这样,投资者就能了解市价变动的趋势,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5)证券交易所对经纪人所收取的佣金有统一的标准,老少无欺。

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股票作为筹集和扩大资金等方面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于其中存在的风险也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买卖贸易都存在一种风险,只不过股票交易中的波动非常大,可能一夜之间会暴富,但也可能会成为穷光蛋。
教会有关股票方面的训导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教会没有谴责过投资股票,甚至也没有谴责过博彩,就是买彩票。在天主教新要理2411号谈到了这个问题,说:“博彩游戏(纸牌等)或打赌,本身并不违反正义。但如果剥夺了某人为了维持自己及他人的所需,则变为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游戏的欲望有危险变成严重的奴役。不正义的赌博或游戏作弊,构成严重的事项,除非所加的伤害是轻微的,以致受害者合理地认为此伤害无足轻重。”
其中假设了一个条件,就是不能过于极端,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维持了,这样的话就是无法被接受的了。所以,无论股票还是彩票,从其本身来说都是不违反正义的。如果有一天教会为了修缮教堂,或者为了赈灾,或者为了什么其它的福利甚至可以发行彩票。在西方的圣诞节彩票就主要出于一种福利目的,每逢圣诞节前都会有众多的天主教徒甚至神职人员购买。教会提醒我们的是一个“度”的问题。
至于您的标题说是否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职业,实在不好回答。从我们上面的的论述来看,如果真的作为一种职业了也没有违反什么,从事于经商所包含的范围非常的广,当然是可以投资股票或购买彩票。但是我们只能提醒有意这样做的人,股票和彩票行业存在的风险实在太大,不可不谨慎为之。

最后,我们认为针对那些特别愿意购买彩票的人,可以使用下列的方法。按照自己每月的收入状态,划出一部分资金固定用于购买彩票,比如月收入1000元,可以拿出50-100元来购买彩票。但是,这部分买彩票的资金花完了就是完了,坚决不从其它支出里挪用。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第一、把固定用于买彩票的钱均匀的分配于一个月中,在每一个阶段都会让人怀有一种希望,在没有获奖的时候学会面对一种失落;第二、让人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
NO.435:[婚姻家庭]我的婚姻???「2/10/2008 8:50:29 AM」 [ QQ:20532997 ] (提问)
Male
小林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434:[婚姻家庭]婚姻「2/9/2008 9:49:36 PM」 [ ] (提问)
Female
ご单莼﹎點點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433:[认识教会]我只想保护自己而信奉天主教可以吗?「2/9/2008 8:21:56 PM」 [ ] (提问)
Female
哈哈
 
    我之所以想信天主教是因为我想保护自己,因为我听说天主教在婚前不可以有性行为,对吧?那我想问下我是女生,那男人信的话也是要遵守这有一条,对不?我的思想是属于那种保守的,我怕以后交男友后被别人碰,我希望我到结婚后把我唯一珍贵的东西送给我的丈夫,我不希望我不纯洁,其实男生我是不在乎的,可如何保护自己,我很苦恼,因此我希望信奉这个天主教可以让我有个借口,那我不想去教会,我家里没人信这个,我还是学生也没时间去,也不知道教会在哪,只是心里认为我是一个信奉这个宗教的人,那我可以对别人说我是天主教教徒吗?这样算是一个教徒吗?我现在开始有带十字架项链,我觉得那个满好看的,而且耳环我也有,我不排斥这个东西,而且觉得很漂亮很喜欢,我可以以后结婚了就不信它吗?或者说可以随时都可以从中解脱出来吗?如果没什么变故的话我想不会出来的,还有以前信佛的可以来信这个教吗?我信什么都没有仪式成真正的教徒的,应该没关系吧!我对天主教不太了解,也会慢慢去主动了解他的,我算一个诚心的教徒吗?主能接受我吗?我觉得这个教满适合我的,再说我不骂人,很少说脏字的!但是环境的限制,家里没人信天主,所以我才这么晚发现有这样一个适合我崇敬的教,我现在20,信它不晚吧?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在回答完上一个问题后仔细看了您的问题,一时找不到好的回答方法,毕竟您还不是天主教徒,而且这个问题也挺怪的。
晚上下去吃饭,饭桌上有汤,旁边放着勺子和叉子,心里想着这个问题吃饭也就分心了,随手拿起叉子当勺子来喝汤,喝了好几次也没有发觉是在用叉子喝汤。等到发觉了就突然想到了回复您的方法。
就譬如喝汤吧,人饿了就会吃饭喝汤,这就是人吃饭的近目的:充饥。不论怎么样,能把饭弄到肚子里就算达到目的了,不饿了就行。但是,如果是有饼,总不能不经过咀嚼就整个的吞下去,吞下去固然能填饱肚子但对消化不好。如果要喝汤呢,或者端着碗喝或者用汤勺喝,这是常规方法,如果用叉子来喝汤呢,属于非常规方法,只要有时间还是可以把汤喝完的,但,也许等你把汤喝完了就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好了,现在来看您的问题,我们就把信仰比作要吃的饭,人不吃饭就会饥饿,人没有灵性的食粮也会精神贫乏,缺乏一个价值观念。为什么天主教徒中绝大大部分人都拒绝婚前性行为呢,是因为他们经过漫长的精神教育,已经有了一个贞节的价值观念。若要获得这个价值观念有很多的方法,在教会里可以借着团体生活,灵性训练,祈祷生活,圣书阅读等等来获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常途径。但是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同样可以获得天主教性灵上的富裕,可以借着研究,借着咨询、访问等等的方式来多少领略一点,这种方法就好比是前面提到的用叉子喝汤。这种方法固然能多少领略到一点,但是真正的精髓和内容却是无法获得的。
看来老天真的在帮我们回复这个问题啊,不知道怎么那么巧在餐桌旁边的一个架子上放着一本摄影集,是杨延康拍的有关陕西乡村天主教的一些照片展,装帧很精美,照片都是黑白的。因为在2月7号的时候我们添加了一篇有关杨延康的文章,所以就有了特别的注意。一页一页的仔细看了这些摄影,感觉拍的非常的细腻喝深刻。
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里提到一本摄影集呢?是因为这个摄影者非常的特别。杨延康一开始跟您一样,没有信仰,但是他对拍摄信仰题材的东西产生了兴趣,他就想用自己的镜头拍摄下人们信仰生活的各种状态。作为任何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都不会成为问题,因为教会也没有禁止过无信仰的人对自己的信仰生活拍照。下面,我们引述那篇文章里的一些原话来看看他后来发生了什么。整个文章可以从这里阅读的到http://www.ccccn.org/article/other/wenzh/qt/2008-02-07/1728.html

一开始,他采取的是一种“望教”的姿态,也就是以一种外部观察者的身份,捕捉天主教徒们的一举一动。但他渐渐发现,很难捕捉到教徒们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他对观察者的“外部”定位本身也起了怀疑。“如果我顽固地维护那种所谓‘批判’的意识,就会对拍摄对象采取一种猎奇的,甚至嘲讽的心态,刻意地去寻找他们身上那些矛盾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所谓‘愚昧’的东西”,杨延康说:“但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想要拍出他们的真情他们的心灵。”于是,杨延康在1997年受洗,成为他拍摄对象中的一员,此举让这位摄影家完成一个根本的转变,把影像从视觉层面转换到了信仰层面。
2002年,杨延康十年磨一剑的“陕西乡村天主教”在京展出,轰动全国。评论指出,杨延康的作品体现出“对真相的深刻尊敬和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积极诠释的创作欲望”,其工作已经超出摄影本身,而成为有社会史学价值的图像文本。
2003年1月,杨延康去了甘肃的拉卜楞寺。就在那座寺院,杨延康皈依了藏区佛教,开始“藏传佛教”的主题拍摄,这一次,他依然打算花10年的时间。一会儿接受天主教受洗,一会儿又信仰藏传佛教,许多人质疑杨延康的宗教态度。有人批评说,他的信仰完全处于功利目的,为了拍某个教,就去“信”某个教。杨延康对此不置可否,在他看来,宗教没有太多的框框和壁垒,关键在于内心的虔诚,在于你是否真的信仰,在于你是否能从信仰中得到信念、信心,以及随之而来的幸福。他还告诉记者一个小故事。一年春节,两位陕北的天主教神父到深圳去找他。正巧,一位藏区的活佛也借住在他家中。四人共处一室,其乐融融。他们一起畅谈宗教,惺惺相惜。不过杨延康也坦言,说到底,他最信仰的,也许是“影像教”。

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他的信仰问题,而是着重去看其中的一点,就是若想真正汲取到一个教派的精华的东西,一定需要有一个灵性上的皈依。也就是说,宗教给人的不只是一套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也是一套活生生的生活价值观。信仰的眼睛会让人领悟的更多,这是在没有信仰的时候所无法体会的。我们经常认为有一句话是矛盾的,这句话就是“信仰为了理解”,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中,我如果还没有理解怎么会有信仰呢?应该是先理解了再信仰啊。其实,真正的吊诡也就在这里。了解教会的人多的是,没有信仰的人获得教会认可的神学博士的人也有的是,他们拥有足以教导人的教会知识,但是却没有信仰。所以,有无信仰与理解多少并不是成正比的。可是,一个真正沉浸到信仰中的人就会发现在信仰之外无法发现的东西。

我们不想再过多的说很多大道理,再回到一开始,我们真的希望您哪天体验一下用叉子喝汤的感觉,在喝的时候想想我们说的是对还是错。
页次:582/611页 每页15条 总计9162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分页:576页 577页 578页 579页 580页 581页 582页 583页 584页 585页 586页 587页 588页

© 版权所无,欢迎转载。Copyleft 2003.天主教在线 【佳播工作室】
咨询Email:chinacath.org#gmail.com
本答疑系统属于天主教在线,本站许可大家在任何地方使用我们提供的答案,唯在对答案做任何修改时,请事前通知我们。

 
  教义教规 圣经疑难 婚姻家庭 伦理问题 生活问题 其它问题 教堂查询
天主教是否拜偶像 如何加入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基督教还是天主教
怎样理解三位一体 基督教提出的几个问题 玛利亚的地位 教友能给已故亲友烧香吗
有关创造的几个问题 圣经中血腥情节描写 基督教与天主教诠释圣经 《圣经密码》可信吗
天主教徒与外教人结婚 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 婚姻问题集锦 II III IV 婚前性行为的问题
从教律看婚姻 道德两难的疑问 为何天主准许恶在世上 手淫是一种罪吗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力 星期五可以吃肉吗 早恋在天主教是犯罪吗 圣神同祷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