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站主页 在线答疑 答疑旧版
  【系统公告:
1、为了他人的阅读方便,请选择问题相应的栏目并拟好问题的标题。
2、提问时选择保密留言而没有设置密码的问题将被直接删除,不予回复。
3、为了确保回复的质量,我们可能会迟延几天回复您。

分类查看:[全部问题 认识教会 教规教义 圣经问题 伦理问题 婚姻家庭 其他问题]

标题关键字

NO.895:[伦理问题]天主教伦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吗?「7/24/2024 2:40:22 PM」 [ ] (提问)
Male
西儒
 
教友们好:
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宗教改革以来路德宗新教肯定了世俗工作的价值,认为各种世俗事业(比如工商业)也是天主赋予的“天职”(天主教翻译成“圣召”),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加尔文宗的预定论让基督徒战战兢兢,努力通过世俗事业的成功来证明自己是天主的选民,并且勤俭节约、抑制欲望,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
韦伯认为由于新教承认世俗事业的价值,并鼓励努力奋斗和理性思考,所以当时新教更适合社会的发展,直到今天新教国家的经济在总体上也好于天主教国家。
请问天主教是否认同这种“新教伦理”,今天的天主教肯定世俗层面的价值与成就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关于天主教是否认同这种“新教伦理”,以及今天的天主教是否肯定世俗层面的价值与成就,情况较为复杂,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历史背景与差异
新教与天主教的分歧:新教改革(尤其是加尔文主义)强调个人与神之间的直接关系,并提倡通过世俗职业的成功来证明自己是否被神选中。这与传统天主教的神学观念有所不同,后者更加强调宗教仪式、教会的中介作用,以及追求来世救赎。
天主教对世俗工作的态度:历史上,天主教确实更多地强调修道士、神职人员等“神圣”职业的重要性,相对而言,世俗工作并没有被赋予与新教相同的宗教意义。
2、现代天主教的观念
梵二会议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梵二会议)对天主教的社会教义进行了重大改革,逐渐接受和重视世俗层面的工作与成就。梵二会议肯定了信徒在世俗世界中的责任和使命,强调天主教徒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信仰,通过工作、家庭生活和社会参与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福祉。
天主教的社会教义:天主教在现代社会教义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重要性。教会认可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支持合法的经济活动,并鼓励企业家精神,但同时强调经济活动应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人或集团的财富积累。
《天主教教理》:《天主教教理》中也提到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还是人类参与创造、合作以及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通过工作,个人可以体现自己的尊严并促进社会的共同利益。
3、与新教伦理的比较
共通之处:现代天主教与新教伦理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尤其是在工作伦理方面。天主教徒被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创造和奉献来实现个人价值,并且要在世俗事务中秉持信仰原则。
不同之处:然而,天主教在强调世俗工作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对来世的关注,认为物质成功不应成为生活的终极目标,而是应该服务于更高的精神目标和社会福祉。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与韦伯所描述的新教伦理中的“内在世俗禁欲主义”有些不同。
4、谨防成功神学的陷阱
若是将一些新教国家的经济繁荣归功于新教伦理,一来逻辑上有些问题,成功神学暗示信徒的物质状况与他们的信仰程度直接相关,这种因果逻辑存在问题。圣经中有许多例子表明,虔诚的信徒也会经历苦难和贫困(如约伯)。因此,成功神学的这种因果关系并不符合整体的圣经教导。二来,难免会陷入成功神学的陷阱。信徒就可以通过信仰、捐献和积极宣告来获得物质财富、健康和成功,反过来,他们也会说,看,我们繁荣了,有钱了,事业成功了,也就证明了我们信的和做的都是对的。这其实是违背了违背传统基督教教义,忽视苦难与十字架的意义,扭曲救恩的本质,而救恩是无偿的恩典,与个人的物质状况无关。这种神学也会导致助长自私与物质主义,忽视社会不公与贫困问题。
今天的天主教确实认可世俗层面的价值与成就,并且鼓励信徒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践行信仰。然而,这种认可与新教伦理并不完全相同。天主教依然强调物质成功应当与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相平衡,经济活动应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证明和财富积累。天主教的社会教义中,世俗工作被视为实现个人尊严和社会正义的重要途径,但最终目标依然是追求更高的灵性和道德价值。
NO.894:[伦理问题]有心窄病,老是把一些正常错误当大罪「7/22/2024 8:44:07 PM」 [ ] (提问)
Male
保禄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93:[伦理问题]行善需要理性计算吗?「7/20/2024 9:48:59 PM」 [ ] (提问)
Male
西儒
 
教友们好!我想请问:
孔子的弟子赎买鲁国奴婢后,拒绝了国家的奖励,因为他觉得为国分忧是应该的,何况自己也不需要这笔钱。按说,做好事不求回报是件好事。可是,孔子在知道这件事后,不仅没有夸他,反而骂他伤天害理。
因为孔子认为国家给予奖励,是让这个做好事的人没有损失。这样,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现在子贡这么做,的确为自己赢得了声誉,但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道德的要求。以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回报的人,可能就会被人嘲笑,国人就会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呢?这样反而增加了别人行善的成本,所以不是好事,而是可恶的行为。
这是中国的贤哲从理性的角度思考行善的效果,现在对拾金不昧的奖励也是这个道理。可是耶稣却教导我们“你们应当心,不要在人前行你们的仁义,为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你们在天父之前,就没有赏报了”“当你施舍时,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舍隐而不露,你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
请问耶稣与孔子的教导矛盾吗?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是否需要用理性去计算实际的效果?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孔子和耶稣的教导虽然在表面上看似有所不同,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它们并不矛盾,而是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行善的理解和强调的重点。

孔子的观点
孔子的教导更多地着眼于社会效果和实际影响。他认为:
国家的奖励制度:奖励行善是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行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如果一个人拒绝奖励,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行善时有所顾虑。
社会责任:孔子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认为行善不仅是个人美德的体现,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这种贡献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奖励,以激励更多人效仿。

耶稣的教导
耶稣的教导则更多地关注内心的纯洁和动机的纯正。他强调:
内心的意图:行善应该出于真正的爱和慈悲,而不是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和奖励。只有这样,行善才是真正纯粹的。
与天主的关系:耶稣认为,行善应该是为了履行与天主的关系,而不是为了在人前获得荣誉。天主在暗中看到一切,会给予应有的报答。

二者的共同点
尽管孔子和耶稣在行善的强调点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教导并不互相矛盾,反而可以互补:
行善的动机:两者都认为行善应该出于真心,而不是为了外界的回报。孔子的奖励机制也是为了最终激发更多人发自内心地行善。
社会与个人的平衡:孔子关注行善对社会的影响,强调制度的重要性,而耶稣则强调个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心的纯洁。这两种观点都在不同的层面上促进了行善的行为。

理性与信仰
在行善过程中,理性和信仰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理性计算实际效果:从孔子的角度出发,理性地思考行善的社会效果是重要的。奖励机制能够有效鼓励更多人行善,促进社会的和谐。
信仰引导纯粹动机:从耶稣的角度来看,信仰引导我们纯粹地行善,关注内心的真实动机,避免行善变成一种获取荣誉的手段。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需要考虑行善的社会效果,也需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做到真心行善、不图回报。通过理性与信仰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实践行善的行为。
NO.892:[伦理问题]原耽同性恋小说、网络同性恋博主「7/17/2024 7:28:54 PM」 [ QQ:944043161 邮箱:944043161@qq.com ] (提问)
Female
crise.wu
 
1.身边有热爱耽美小说的女孩(我先解释一下:耽美小说又称bl(boy‘s love)小说就是描写同性恋的爱情小说,尤其是男同性恋),但这些小说里面还是很绿色的 没有黄色上床的内容,就是嗑cp,喜欢看男男谈恋爱的剧情,觉得很爽。
2.在网络上刷视频、看视频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 同性恋的博主,记录他们的生活、恋爱日常。有些人喜欢看,但我觉得有点恶心。

这是两个日常中常见的现象情况,挺平常的。但是我觉得会有很多 年轻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 被诱导。这种好像是教会所禁止的,但教规教理好像没有(只是不能看黄色小说,没有说不能看bl小说、同性恋博主)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应该怎么去教导身边人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从天主教的教导角度来看,处理这些问题可以参考教会的教义和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观点和建议:
1. 教会的教导
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天主教教会强调,每个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因而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即便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选择上,我们也应当尊重每个人的尊严。
2. 关于同性恋的立场
区分倾向与行为:天主教教会区分同性恋倾向和同性恋行为。教会教导说,同性恋倾向本身不是罪,但同性恋行为是违背自然律的,因而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
牧灵关怀:教会鼓励对有同性恋倾向的人给予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在信仰和生活中找到合适的路径,同时也要求他们过贞洁的生活。
3. 教育和引导
性教育的意义:在家庭和教会中,应当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帮助年轻人理解天主教关于性的教义,包括婚姻的圣洁、性行为的目的和意义等。
培养美德:教会强调培养年轻人的美德,特别是贞洁、爱德和节制。通过这些美德的培养,帮助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做出符合信仰和道德的选择。
4. 媒体与文化的影响
慎重选择内容:教会建议信徒在选择阅读和观看的内容时,要有分辨力,避免那些可能引发不良倾向或违背道德的内容。家长和教育者应当指导年轻人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和道德成长的书籍和视频。
引导和陪伴:对于喜欢看耽美小说或关注同性恋博主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对话和陪伴,帮助他们理解教会的教导,同时引导他们接触更多正面、健康的文化内容。
5. 实际行动建议
爱与真理:在与有不同兴趣和生活方式的人相处时,保持爱与真理的平衡。既要坚持教会的教义,又要以爱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祈祷和支持:为那些面临性取向困扰的人祈祷,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找到信仰中的力量和希望。
社区和团体:鼓励他们参与教会的社区活动和团体,找到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帮助他们在信仰中成长。
总之,从天主教的教导角度出发,既要坚持教会的教义,又要以爱心、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和引导身边的人。
NO.891:[伦理问题]通过关系打招呼「7/17/2024 12:42:35 PM」 [ ] (提问)
Male
小飞机
 
神父和教友们你们好。我想咨询一下,如果在一些非竞争性的面试中通过关系打招呼,少走一些没必要的弯路,总体上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面试,请问这样的行为算是犯罪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基于你所说的这几种条件,此种行为至少不算为大罪。但在道德上是有些争议的。具体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框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这种行为有不同的规定。在某些地方,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违反公平竞争的原则,但不一定构成犯罪。只有在涉及贿赂、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或其他严重违规行为时,才可能构成犯罪。
单位或企业的规定:很多企业和机构会有自己的招聘规章制度,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导致应聘资格被取消,但不一定会有法律后果。
道德和职业操守:通过关系打招呼虽然不是犯罪,但在道德上可能会受到批评,特别是在注重公平和透明的环境中。这样做可能会对你的职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自身实力:如果你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了面试,并且关系打招呼只是帮助你获得了面试机会,那么这种行为在很多地方是普遍存在的,不会被视为违法。然而,这种做法还是会引起其他应聘者的质疑和不满。
NO.890:[伦理问题]性爱「5/20/2024 11:28:11 AM」 [ ] (提问)
Male
我是罪人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89:[伦理问题]婴儿夭折了,能否去天堂?「4/6/2024 11:02:37 PM」 [ QQ:1761977562 邮箱:jreeg_cruise@QQ.com ] (提问)
Male
郭宇翔
 
婴儿夭折了,能否去天堂?

[天主教在线] 回复:
请参考这里相类似的问题答案:/detail.asp?id=7300
NO.888:[伦理问题]如何沟通「2/1/2024 10:18:19 AM」 [ QQ:953575389 ] (提问)
Male
若望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87:[伦理问题]查询「12/29/2023 12:00:43 PM」 [ ] (提问)
Male
安安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86:[伦理问题]请教问题「12/10/2023 1:58:15 PM」 [ ] (提问)
Male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85:[伦理问题]咨询一些问题「10/18/2023 9:37:35 AM」 [ ] (提问)
Male
小江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84:[伦理问题]关于夫妻生活「7/23/2023 7:19:28 PM」 [ ] (提问)
Male
托马斯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83:[伦理问题]夫妻生活「6/12/2023 11:33:45 AM」 [ ] (提问)
Male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NO.882:[伦理问题]爱你的敌人「4/29/2023 6:54:06 PM」 [ ] (提问)
Male
若望
 
教会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原谅我们的敌人甚至爱我们的敌人。

但是生活中确实难免认识一些素行不良之人,有时这些人又沉迷于问卦、算命,确实让人感觉很难对他们有好感,甚至心怀厌恶。我们仍然应该爱他们吗?


[天主教在线] 回复:
首先,我们要明确“爱”不等于“喜欢”。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一种行为,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不论他们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喜欢则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主观的偏好,是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认同和享受。所以,即使我们不喜欢某些人的行为或者信仰,我们仍然可以爱他们,也就是尊重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了解这些人的行为和信仰的背后原因。人们的行为和信仰往往有着深刻的个人背景和历史,了解这些背景和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信仰,并有助于我们对他们保持一份同情和宽容。此外,我们可以尝试与这些人进行建设性的交流,通过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帮助他们认识到一些问题的重要性,提供一些积极的建议。

最后,我们也要考虑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尽管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但是如果某些人的行为对我们造成了威胁或者危害,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这些人的爱和关心,而是要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自己的行为。
NO.881:[伦理问题]口交「3/26/2023 8:53:58 AM」 [ ] (提问)
Male
罪人
 
此留言保密,仅管理员及留言者可以浏览。

[天主教在线] 已经回复您,请 输入密码查看
页次:2/61页 每页15条 总计910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分页:1页 2页 3页 4页 5页 6页 7页 8页

© 版权所无,欢迎转载。Copyleft 2003.天主教在线 【佳播工作室】
咨询Email:chinacath.org#gmail.com
本答疑系统属于天主教在线,本站许可大家在任何地方使用我们提供的答案,唯在对答案做任何修改时,请事前通知我们。

 
  教义教规 圣经疑难 婚姻家庭 伦理问题 生活问题 其它问题 教堂查询
天主教是否拜偶像 如何加入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基督教还是天主教
怎样理解三位一体 基督教提出的几个问题 玛利亚的地位 教友能给已故亲友烧香吗
有关创造的几个问题 圣经中血腥情节描写 基督教与天主教诠释圣经 《圣经密码》可信吗
天主教徒与外教人结婚 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 婚姻问题集锦 II III IV 婚前性行为的问题
从教律看婚姻 道德两难的疑问 为何天主准许恶在世上 手淫是一种罪吗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力 星期五可以吃肉吗 早恋在天主教是犯罪吗 圣神同祷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