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NO.379:[认识教会]佛教爱的定义与范畴?「4/19/2006 5:09:34 PM」 [ ] 留言
Female
疑问
佳播小兄弟您好:
非常高兴能得到您的指教!!!
您回答我的;
我们也发现文中有一些说法不甚太周延,因此我们才做了声明说我们并不完全赞同其中的观点,比如您贴过来的第一段里就没有区分生命的不同等级,将植物生命与人类的生命相提并论了,犯了概念不清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您是指原文犯了概念不清或偷换概念的错误,还是我的理解出了问题?
我对佛教的教义不甚了解,下面是我对原文的理解,我再将它说出来,向您请教,谢谢!!!

[原文]——基督教提倡的爱心毫不伟大,伟大的爱是出于佛教,才有圆满的爱,因为基督教的爱很狭隘,只爱人类,至于鸡鸭鱼类,则随意杀来以充自己的口福,佛教的爱显得更圆满,主张素食,爱一切众生,因众生都有佛性(美国佛教法师James I. Wagner问)


我的疑问:佛教既然爱一切众生,是因为众生都有佛性.那么佛教对有佛性的众生定义的范畴是否不把植物包括在内,也就是说植物是没有佛性的,也不会修炼成佛?佛教爱一切众生在字义上我的理解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若说爱一切众生不包括植物类在内,那么佛教是否在用字上不恰当,误导人家.同时也说明佛教的爱是有等级的!如若说植物能够修炼成佛,把它们做为食物,已经犯了原则性的错误,非真的爱一切众生,那已经是超越等级的问题,是原则上的矛盾.
另一个疑问:没有佛性的东西佛教是否不爱他们?我们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对天主创造的都提倡爱,只是爱的等级不同,佛教则把人与其他动物的位置同列.
但这些只是我从原文上的思考,非从了解佛教教义上的理解,至于事实上是怎么样的,还要请您来为我阐明指教,谢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原文是一位天主教人士回答一些佛教徒常会向天主教提及的问题,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并不完全赞同,您引述的那一段是回复有关佛性的问题,这位作者的回复我们认为并不是正确的,因为他偷换了概念。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质疑,植物到底有没有生命? 

佛法讲一切不外乎是色法、心法所组成的。色法就是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的,如我们的身体;心法则是指精神世界,也就是我们这念能知能觉的心,又称为觉性、佛性。而植物是属于色法,树的本身是没有觉性、佛性的。在佛法中花草树木称为“鬼神村”,因为花草树木是鬼道众生住的房子,有很多树老成怪、成了树精…等等,是因为树神住在者老树当中(神其实就是福报较大的鬼而已),而不是树本身有灵性。所以动土洒净的目的,有一部份原因就是要请这些树神离开的用意。 

而宇宙一切的万法,不论是心法或是色法,都是空性。心法是“佛性空”,色法是“法性空”,佛性空是本具的,法性空也是本具的,同样是本具的,但没有佛性就证不了法性。佛性可以入到法性空,但法性空不能入到佛性空当中,如我们的身体是法性空、植物也是法性空,但是能知能觉的智慧心才能够证入法性空。 

佛性就是觉性、灵明妙觉的菩提自性,也就是儒家所说“清明在躬”,指的是清楚、明白、知善、知恶,灵知灵觉的这念心;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这念心落实了就是菩提心。

法性是指一切现象界所具有的真实不变的体性,诸法的实相。佛法上讲,一切众生佛性本具,佛性是本性本空,又讲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佛性是空,法性也是空,但是意义不同。有些人对于佛性空与法性空弄不清楚,其实这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众生”是指有情众生,有情众生就是有情识、有觉性的众生,无情指的是没有觉性、没有情识的万物,如草、木、石头……等诸类,它们没有觉性、没有佛性,所以不能成佛。

我们认为佛法在这方面是由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根据佛法,一切众生(动植物在内)都是平等的。生命对每一个众生都是宝贵的,万物皆有灵性,人最有情,应该尊重和关爱生命,慈悲不杀。还提倡素食,在生活中培养人的慈悲佛性,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今天,一些动物面临灭绝,素食对于保护动物,护生、放生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对生态平衡也有深远的意义。佛法在环保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就是要求我们要节俭,日常生活中做到“惜福”,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变废为宝,反复多次利用,人人珍惜一滴水、一粒米。生活的简朴,也是人类的一项传统美德!

基督宗教并不把对动物植物的爱和对人的爱同等看待,当然,教会也提醒我们应该尊重动物,不要虐待动物。因为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所以牵强的比较是不会得到生命结果的,就像我们天主教人士不会拿着爱仇人的精神去跟佛教徒比较。

返回在线答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