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指出您的一个矛盾的地方:如果您真的相信天主,您一定不会要求一个可以看见的奇迹或者什么事情让您亲眼看见以证明天主真的存在。所以,我们认为您应该是属于从小就领洗了,或者没有经过正规的慕道课程便匆忙加入了天主教会,在遇到一些事情以后突然对天主的存在产生了某种怀疑。
我们以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提问者是一个从小就接受了信仰的人,但是有时会有一种怀疑的心态,我们先将以前的答复粘贴过来然后再针对您的问题做比较具体的答复。
问:天主真的存在还是约束人的心灵? (我是信仰家庭,应该说是祖辈四代了,比较早。)
答:也许因为信仰的祖传无形中中失去了很多对信仰进行思考的机会,尤其是从小就接受了一个天主已经存在的观念。信仰,很多时候是在怀疑中前进的,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将我们信仰的黑暗照亮,但是,经过不断怀疑、求证、深入的信仰才会真正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力量,也才能活出这个信仰。
很多人不敢提及对天主存在的怀疑,好像这是对天主不敬似的,其实不然。追求真理是人的天性,人在遭遇到一些困难或打击的时候自然会寻求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和安慰,面对这些不幸也是人最会怀疑天主是否存在的一个机会。
但是,我们不是在说“为了怀疑而去怀疑”。不能没有了一个确信的基础,就是说,不能什么都怀疑。比如说,一些公认的基本原则,因果律啦,矛盾律啦等等。一旦这些原则再不能成为原则了,也成为怀疑对象了,那么,就没有办法找到真理了。
如果只是将天主视为一个能约束人内心的力量,而不是一位存在的实体,天主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因为能约束人内心的有很多其它的东西。也不是说有一个约束人内心的力量,然后根据这个力量推论出天主是存在的,这个逻辑是错误的。我们相信天主的存在,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是一个整体,面对存在的天主,不仅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需要为自己内心所思所虑负责。这也是一个有信仰的和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的区别。 信仰天主并不会消除我们理性上天性的好奇感和探寻真理的精神,应该勇敢的承认自己对信仰或对天主是否存在的怀疑,这个怀疑不是罪,更不是什么不敬或信仰的危机,更好说是一个深化信仰的契机,是一个净化我们理性的时刻。
问题的核心在于:是否我们看过了天主的显现或天主在这个世界的工程就会加深完美对他的信仰,换句话说,我们的信仰坚定与否是否跟看到天主有直接的关系。在圣经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这个主题,尤其在若望福音中更为明显,若望所强调的“信”绝非一种单纯的表面性认识,而是一种基于生命的共融,是我们去“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否则他不会在我们内。但是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这种生命性的接触并不能替代不可见的深度“信仰“。
若望福音第十四章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白,耶稣回答多默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必然认识我父;现在你们已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这时,斐理伯对他说:“主! 把父显示给我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耶稣回答说:“斐理伯! 这么长久的时候,我和你们在一起,而你还不认识我吗?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把父显示给我们呢?你不信我在父内,父在我内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我自己讲的;而是住在我内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业。你们要相信我:我在父内,父也在我内;若不然,你们至少该因那些事业而相信。”(参6-11)
耶稣借着答复斐理给他一个根本的教导:事实上斐理所祈求的,早已赏赐给他了,因为和耶稣一起生活,就是瞻仰天主。藉这段谈话若望福音指出耶稣同时代的人的根本错谬:不论是与耶稣为敌的犹太人,或是日日跟随耶稣的门徒,都希望向耶稣要求一个“客观的救援保证”,却不知道耶稣本身就是救援,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在耶稣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救援了。面对耶稣的唯一正确态度,就是相信他,相信“父在他内,他在父内”,就能在他身上看见天主。
再进一步,耶稣要求我们经过这种触摸和感觉的信仰吗?不可否认,那些与耶稣同时代的人可以在耶稣身上看到父的工程而信仰天主,可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耶稣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这么多的神迹,他们仍然不信他”(十二 37)耶稣也说过:“我是为了判别,才到这世界上来,叫那些看不见的,看得见;叫那些看得见的,反而成为瞎子。”(九 39)
耶稣复活后,显现给不信的多默,对他说:“因为你看见了我,才相信吗?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二十 29)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了,能够看到耶稣,碰触他,与他一同生活,是一种历史性的,这种历史性的现实在历史中只出现了一次,是不可重复的。耶稣没有谴责这种历史上的与他相遇,但是也给了后来的不能以历史的重复而相信他的人一个保证:就是他的“话”。是耶稣保证了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人的真实性,而这“话”在其后的具体历史时刻以圣事性方式临现在那些相信他的人中,就着在礼仪的庆祝,特别是圣体圣事的庆祝中,天主真实的临在在这个世界中。这样,天主的圣言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在我们的文化、庆祝、团体、礼仪中“降生”,就是借着“记号”或“标记”来向我们显示他的真实临在。因此,我们现今对天主信仰的体验不仅是内在生命的与主接触,同时也借着外在有形可见的记号完成天人相遇的伟大事实。
如果我们说信仰需要一种看见,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这种“看见”。正如耶稣所说的:“叫那些看不见的,看得见;叫那些看得见的,反而成为瞎子。”这是一种矛盾吗?不是的,在耶稣看来,真正的看见并不是一种肉眼的直观,而是一种内在心灵的皈依,只有透过一种信仰的皈依人才可以“看见”天主在这个世界上的作为。
也许有人会说:我还没有信仰,或者我的信仰还不坚定如果能“看见”天主的做工呢?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不是应该先看见才能坚信吗?
其实,信仰的吊诡就在这里:信仰会给人一种新的眼光。圣奥斯定说的非常好:“主啊!我并不奢想能洞察你的崇高,因为我无法让我的理解力和你的崇高相比拟。但是,我渴望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你的真理,我的心相信并爱着这真理。因为我不是寻求理解以便相信,相反,我是相信以便理解。因为我深信:除非我信仰了,我无法理解。”如果我们套用圣人的话也可以这样说:“除非我们信仰了,便无法“看见”。而“信仰寻求理解”(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信仰也就寻求“看见”,但正如“理解”不是纯粹“理性”下的理解,“看见”也不是“纯肉眼”的看见,而是经过信仰洗礼的“看见”。
也许有些不好理解了,那我们举一个例子吧,圣方济各的《太阳歌》和《和平工具》是两首非常著名的诗歌,在意大利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看看圣人在《太阳歌》中怎么描绘的:我主,愿祢因万物而受赞颂,尤其是因太阳哥哥,它使白天出现,以它的光照耀我们。它是美丽的,光辉灿烂,并向我们谈及祢,至高的上主。我主,愿祢因水妹妹而受赞颂,它很有用、谦虚、宝贵、和纯洁...... 我主,愿祢因我们的母亲大地而受赞颂,她负载我们,滋养我们,出产许多果实及色彩缤纷的花草...... 在方济各的眼中,造物具有一种宇宙性圣事功能,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所有的造物身上发现天主的临在,创造不再是死的,而是活的,是天主透过它们在启示给人他的伟大与奇妙。这就是因为方济各的深度信仰,借着信仰的眼睛所看到体悟到的。而这种体悟又不断的加深对造物主的信仰,这就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是存在在天主←→人←→造物三者之间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因此,天主的存在绝对不应该成为一种“证明”的,天主的存在首先应该是信仰的对象,我们无法去“证明”天主的存在,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他的存在。将天主的存在建立在一种科学的证明或者奇迹异事之上无疑就毁灭了信仰的最基本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