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气 |
|
|
耶稣在真福八端中说,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对于外教人,这话也是如此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受苦,却不能得到安慰,甚至含冤致死?主耶稣的话如何在现实中应验呢?
|
|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当年耶稣宣讲真福八端时,他的听众里有那些已经听从了福音的信息并皈依的犹太跟随者,比如他的门徒们,还有那些得他医治获得新生或被他的言行感动的人群,当然肯定也有一些外邦人,他们慕名前来倾听耶稣的宣讲,这对我们理解耶稣这端真福的独特意义和广泛意义大有帮助。 1、独特意义: 哀恸这个词指当人身体和心灵遭受痛楚而无法摆脱的一种状态,巨大的痛楚占据了人的内心,看不见希望和超越的途径,这点在玛窦福音的真福里体现的尤为明显(玛5:4),而在路加的真福四端里却指一般因着悲伤而黯然泪下一种感触(路6:21)。 耶稣在这里使用“哀恸的人”来宣告福音的接受者将是那些因着痛苦的经历而向天主敞开自己的人群,他们的痛苦将得安慰,他们能够在耶稣的宣讲里认出天主救赎人类的计划,他们愿意接受耶稣基督所带来的天主之爱的安慰。但是这个安慰是一个超越了痛苦的胜利,而不是取代痛苦的逃避性质的安慰。当然耶稣自己就是对这一真福及其它真福内容最好的诠释。他成了战胜痛苦后的安慰。 但是这个词还有其“圣史”的渊源,在旧约中此词出现了71次,是先知们经常使用的词汇。“哀恸的人”来自依撒意亚先知书61:1-3,特指那些被流放的犹太人对着远方的耶路撒冷哭泣。在先知的宣讲传统里,这个“哀恸的人将受安慰”就是鼓励天主的子民在痛苦中怀抱着希望,信赖天主,借助痛苦来净化自己,分担天主因着人类的罪而遭受的痛苦,这个安慰体现在盼望里,那些信靠天主的人,尽管遭受不公平的遭遇虐待,他们仍旧会在天主那里承受平安和补偿。期盼将来天主的承诺会在他们中实现,带领他们重回耶路撒冷圣地。 2、广泛的意义: 既然耶稣当年的听众里就有很多外邦人,可见耶稣的信息是向世界上每一个人敞开的,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个邀请和承诺。对于今天我们世界上所谓的外教人,此端福音可以理解为如下三点: 第一,我们可以简略地了解一下以色列人在耶稣诞生前的近于两千年里是如何理解痛苦这个主题的,又是如何在耶稣诞生前四百年开始转变对痛苦的看法,以至于为耶稣的痛苦观奠定了基础,这对我们怎么才能向外教人解释“哀恸的人会得安慰”具有普遍意义很有帮助。以色列人的痛苦观最开始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痛苦观,天主是一个赏善罚恶的天主,受苦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事情,这在前期历史书里,特别是申命纪等梅瑟五书表现最为明显,随着历史的进程,到了流放时期,这个痛苦观有了转变,天主的子民开始逐渐理解到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没有明显因果的受苦,而这个痛苦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净化心灵,净化周围的人,并非因为自己或家族或民族做错了事情。旧约中的约伯传就讨论了这个问题,义人受苦是为了协助天主一起来彰显正义和真理,这个对痛苦认识上的转变对于后期基督受难具有拯救人类的功效起到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这一点对于向外教人解释“哀恸的人将承受安慰”很有帮助,即使他们暂时还没有接受基督信仰,但是劝诫和分享“受苦是为了他人和世界的益处”这个观点将使人们看见一个更辽阔的生活场景,我们彼此是需要相互拯救和承担的。 第二点,这里所说的得受安慰,不但指感情和心灵上的补偿和平息,而是一个在盼望中的生活态度,这个生活态度包括了对正义的坚信和维护,虽然我们在历史的进程中目睹很多不公平之事的发生,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正义的完结和消失,恰恰相反,为了真理、爱和正义而付出的人们,他们的鲜血浇灌了人们意识的觉醒和行动的果敢,这虽然是我们通常意义下说的的“烈士的鲜血换来了社会的和平”,但是也符合耶稣说的真福,那些为了卑微弱小者利益去奋斗和因着世界的不公平而感受心灵痛楚的人群,他们将在未来人们新的爱和真理行动中得到安息和怀念。第三,不论是信仰者还是非信仰者,我们共同分享着同一个人类历史,这个人类历史恰恰是天主所爱,所参与的历史,也恰恰是神的儿子进入的历史,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将耶稣所宣告的真福扩展到历史中的每一个人,破碎的人类将在感受自身罪愆的状态里哀恸,也将在期待一位救主的盼望中得到真正的希望、欢乐和安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