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学生 |
|
|
新教教徒常常說起,在福音裡耶稣有好幾次直接叫他的母親為"婦人"或"女人"。有一次,瑪利亞和耶稣的兄弟在门外找他,他却對來人說"誰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谷3.31) 看來耶穌自己對母親是這麽冷落,為什麼天主教徒這麼尊崇他的母親?我解釋說,耶稣在福音裡所說的每句話,都是以天主的身份發言。所以瑪利亞跟其他受造者没有分別。但在私底下,肯定耶稣很敬愛他的父母。就因為聖母和大聖约瑟是這麼的謙卑,我们更加尊崇她们兩個。我覺得耶稣在十字架上把聖母交托给他的门徒時,說出最真情流露的話:"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望19:27) 這樣的解釋妥當否?"婦人""女人"這詞語在英文版本是woman。不知這字是否譯出在拉丁文或希臘文版本的原意?牧靈聖經譯作"夫人"但我覺得有些牽强。 我只是一個平信徒。了解不多。敬請專家们指教。
|
|
[天主教在线] 回复: 关于谷3.31的这句话,单独拿出来反对对圣母的敬礼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因为解释圣经需要从整体上去看,我们不能从一句话来判断什么,比如,如果我们不能因为耶稣曾经称伯多禄为撒旦就断定他一辈子都是撒旦,是受弃绝的。对于玛利亚也应该整体的看,就是不仅要看到马尔谷福音中玛利亚门徒的角色,就是说,玛利亚是最为翕合天主旨意的人,是耶稣真正的门徒,同时也要看到路加福音中所呈现出来的玛利亚的重要角色,她是“万福,充满恩宠者”,她又是“我主的母亲”,是那位“世世代代称我有福的”玛利亚。我们既应看到马尔谷福音中玛利亚的门徒角色,也要看到路加福音中玛利亚的母亲角色,就如玛利亚曾亲口称耶稣为“我儿”(路2,48)注意,思高圣经翻译为“孩子”,不过原文是“我儿”。新教和合本就是翻译为“我儿”。新教的玛利亚是马尔谷福音中的玛利亚,而天主教中的玛利亚却是路加福音中的玛利亚,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过分强调一方面是导致看法不一的原因,所以,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都应该从整个圣经的角度去看玛利亚的角色,既不迷信玛利亚,不抬高,但也不故意贬低。其次,谷3.31耶稣所说的那句话,并没有贬低玛利亚,也不是在否认玛利亚为母亲,而是恰恰反映出了玛利亚的童贞母性,就是玛利亚的一种母职。这种母职的根源就是来源于对天主旨意的承行。 我们在前几个问题中对“女人”这个名词的神学性解释,已经清楚解释了“女人”的丰富含义。这里就不再重复。 但是,我们想补充一点,就是翻译的难度。一个词的翻译往往不能根据词义去对译,同时也要考虑到很多种情况,就是所翻译的词是否与原词对等。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思高圣经在翻译度量衡的时候,属于直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古怪的名词,什么塔冷通啦,米纳啦,斯塔狄啦,这些计量单位是古中东所用的,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再使用了,而是用什么公里、公斤、米等等。所以,为了适应现代人的习惯,现代版本的圣经都做了转换处理,就是将古代的度量衡转换为现在的。这种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动态对等,不是直译,但是却能让读者更容易懂。 也有些词语,富含了太多的含义,很难用一个中文词语完全表达出来,这是译者的困难所在。就那“女人”这个词语来说,圣经原文的确用的是“女人”或“妇女”,在翻译的时候,却不是简单的,因为要考虑到翻译以后的读者的接受度,尤其在中国这么一个以孝道为伦理道德中心的国家,一个儿子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女人”似乎是大逆不道的。其实,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国家也没有这么大胆称呼的。所以,这就促使我们必须要考虑耶稣为什么要这样说,圣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保留的问题。这样的思考就是神学反省,借助神学反省,我们才可以看到“女人”这个词语所蕴含的丰富含义。 那么,将“女人”翻译为“母亲”就是舍弃了“女人”这个词所含有的丰富意义,而做的一种本地化翻译,照顾到读者的情绪和民族风俗习惯。 所以,翻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传教士们因为Deus(天主)的翻译曾经争吵了几十年,进而导致了礼仪之争的发生,logos的也是有着众多的翻译,比如:道,圣言。选择“道”这个词,是追求与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选择“圣言”这个词是体现了一种异质性,就是logos并不等同于“道”。 至于您最后所提及的牧灵圣经将“女人”翻译为“夫人”有些牵强,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这确实一个上上选择。因为这个词既避免了丧失所有“女人”所以蕴含的含义,“夫人”并不完全等同于“母亲”,而“夫人”的称呼又使中国人可以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