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NO.5395:[教规教义]守斋和考试的一些问题「10/14/2010 2:41:26 PM」 [ ] 留言
Male
提问
1,为什么教会的斋戒主要是对于饮食的
2,守斋的墓地既然是让人们几年耶稣的受难,那么教会为什么只规定不可以吃热血动物的肉,而虾、鱼等可以照吃,吃海鲜不也只一种享受吗?
3,如果自己觉着吃肉并不是一种享受,可不可以照吃,用一些其他的办法来“守斎”?
4,有特殊情况可不可以不守斎,我在《正视人生的信仰》这本书上看到喜年这个普天同庆的年,如果给自己定好了日期出去旅游,是不是在这期间就不用守斎了?
5,我发现现在的历史、和政治等课本上的说法明显的和教会的说法相反,但是我有不能不上学,考试的时候可不可以写我认为不正确的东西呢?

[天主教在线] 回复:
1、饮食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实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犯罪欲望的克制,而人们往往关注的却是吃不吃肉的问题。
2、教会的当然可以规定守斋不吃海鲜做为刻苦的方式,吃不吃肉只是刻苦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无法领悟法律的精神,我们就会找到千种借口。
3、教区主教可以规定另外一种更适合时代和地域的守斋方式。
4、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不守小斋,教会有宽免。比如遇到春节,或者到外教人家里坐席等等。
5、为了考试,可以暂时写上那些自己不认同的东西。

附上一篇短文,很值得阅读一下:

守斋仅仅是不吃肉吗?
 
“守斋”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我们仅仅把“守斋”看成是不吃肉和少吃饭,是不够的。
    一个白天我都守住了大小斋,可是,晚上的时候,我玩了一夜的麻将,又因为一件小事,跟别人或者跟家人吵起架来,满心的忿恨和怨气,这样的守斋有什么意义?
    我守了斋,把节省下的钱,本该奉献,我却浪费在无用的花销上,这样的守斋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斋”字,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庄子·人间世》里,记载着一则孔子与他的弟子颜回之间的一段对话。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他的意思是说:我家本来贫穷,我已经有好几个月不饮酒、不吃肉了,这样可以算做守斋了吗?孔子回答:“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是祭祀时的斋戒,而不是心灵的斋戒),颜回问:“敢问心斋?”(什么是心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引气。耳止于听,心止于附。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孔子“之乎者也”了大半天,就是说:你要将你的心志凝聚为一,不仅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灵去体验;不仅用你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而且要服从“气”的引导。耳朵的功能只不过是听,心灵的作用只不过是体验,但是“气”却空虚自己来接纳一切,只有“气”,才能让人空虚自己。达到了这种“空虚”的状态,才是心灵的斋戒(心斋)。
    庄子所说的“心斋”就是:消除心中的杂念、妄想,保持洁净的心灵。比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每逢国家大事,皇帝都要斋戒沐浴,举行敬天大礼,斋戒沐浴不是仅仅洗洗澡、不吃肉而已,仅仅洗了澡、不吃肉就干净了,心里不洁净一样是没有做到“斋戒沐浴”。
    中国“守斋”的精神内涵对我们天主教徒进行我们自己的“守斋”,颇有借鉴意义。
    人的行动如果没有心灵的积极参与,就是机械的、盲目的。守斋也是如此。
    “抗拒肉身贪欲的战斗,是要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节制的实行。”(《天主教教理》2517)如果没有心灵的净化和节制(相当于庄子所说的“虚而待物”),人就无法战胜肉身的邪恶欲望。当然,这一切应以祈祷和天主的护佑为前提。
    在“圣教四规”里有“遵守圣教会所规定的大小斋”,为什么要定此规条?教会告诉我们,是为了:“获得控制本能的力量和心灵的自由。”(《天主教教理》 2043)“节制”与庄子所说的“一志”可以说是一个意思,收敛人的欲望于一处,庄子的“一”是“气”和“道”,我们基督徒的“一”是天主、是圣神。
    “节德是伦理的德行,它调节感性乐趣的吸引,并使人在运用世物时,保持平衡。节德确保意志对本能的自主能力,使人的欲望维持在合乎正理的范围之内。有节德的人调节情欲以善作为取向,并保持着一种健全的审慎态度,‘不要顺从你的偏情和你的能力,去满足你心中的欲望’。(德5:2)在旧约中,节德常受到赞扬: ‘不要顺从你的欲情,要抑制你的欲望。’(德18:30)在新约中,节德称为‘节制’或‘有限度’。我们应当‘有节地、公正地、虔敬地在今世生活。’(铎 2:12)”(《天主教教理》1809)
    “节制”是我们守斋的基础,而节制的目的是:不要顺从你的欲情,要抑制你的欲望。就是洁净我们的心,这是守斋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不仅仅是不吃肉、少吃饭而已。
    以上是我们守斋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我们肉也不吃了、饭也少吃了,而且我们也竭尽让自己的心灵洁净,这就是“守斋”了吗?其实,做了这些还是不够。
    “人的德行植根于超性的德行……(超性的)这些德行以三位一体的天主为根源、动机和对象。”(《天主教教理》1812)
    原来如此!又回到了教会一贯的训导上:一切意念和行为,应该朝向天主。这使你所做的,包括你的心思意念,就具有了超性价值。

来源:信德报(第297期)  作者:孙班

返回在线答疑首页